中醫(yī)古籍
  • 《金匱懸解》 雜病四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濈然汗出而愈。

    此段見《傷寒·陽明篇》。陽明病,下血而譫語,此為胃熱入于血室。蓋心藏神,而神之魂藏于血,血熱魂擾,故心神昏亂,而作譫語。頭為手足六陽所會,陽氣上蒸,表不能閉,故頭上汗出。而身無汗,則熱入血分,不得外泄。宜刺厥陰之期門,以瀉血熱。隨其實處而瀉之,一得濈然汗出,則熱解而病愈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