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匱懸解》 瘀血九

    病人胸滿,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

    胸滿者,胃逆而濁陰不降也。脾竅于口,其華在唇(《素問》語)。唇痿者,脾陷而下唇不舉也。心竅于舌,青為肝色,舌青者,木枯而火敗也。口燥者,肺津不升也。但欲漱水,不欲咽者,口燥而腹?jié)褚病o寒熱者,非表證也。脈微大而來遲者,里陽不居而表陽亦復(fù)不盛也。腹不滿,其人言我滿者,陰凝而氣滯也。此為內(nèi)有瘀血。

    蓋血以陰質(zhì)而含陽氣,溫則流行,寒則凝結(jié)。血之瘀而不行者,臟陰盛而腑陽衰,陽衰陰盛,濕旺土郁,故胃逆而胸滿,脾陷而唇痿。肝主五色而司營血,血行于脈而脈主于心,血瘀而木郁于脈,故色見而青發(fā)于舌。厥陰以風木之氣,血瘀則木遏而風動,風動而耗肺津,是以口燥而漱水。陰旺土濕,是以漱水而不咽。臟腑堙郁,中氣莫運,按之虛空,而自覺壅塞,是不滿而言滿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