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姜甘苓術(shù)湯主之。
腎著者,腎氣痹著而凝冱也。水盛陰旺,故身體遲重,腰中寒冷,如坐水中。水漬經(jīng)絡(luò),故形如水病之狀,似乎浮腫。水旺土濕,故反不渴。水不在于臟腑,故小便自利,飲食如故。其病在腎,屬于下焦,原因身勞汗出,衣里沾濡冷濕,冷濕之氣,久久入腠理而浸經(jīng)絡(luò),同氣相感,故令腎氣痹著,而成此病。腎位在腰,自腰以下,陰冷痛楚。土位在腹,水旺侮土,故腹重如帶五千錢也。姜甘苓術(shù)湯,姜、苓,溫中而瀉水,術(shù)、甘,培土而去濕也。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fù)①t(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姜甘苓術(shù)湯主之。
腎著者,腎氣痹著而凝冱也。水盛陰旺,故身體遲重,腰中寒冷,如坐水中。水漬經(jīng)絡(luò),故形如水病之狀,似乎浮腫。水旺土濕,故反不渴。水不在于臟腑,故小便自利,飲食如故。其病在腎,屬于下焦,原因身勞汗出,衣里沾濡冷濕,冷濕之氣,久久入腠理而浸經(jīng)絡(luò),同氣相感,故令腎氣痹著,而成此病。腎位在腰,自腰以下,陰冷痛楚。土位在腹,水旺侮土,故腹重如帶五千錢也。姜甘苓術(shù)湯,姜、苓,溫中而瀉水,術(shù)、甘,培土而去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