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此癥乃水癩愈后,余毒在腎,以致生蟲,其毒泛注周身,生五色斑點,乖癩眉發(fā)脫落,陰莖酸爛,或陰囊破損,或陰莖蛀干,皮肉流膿,漸漸爛去,輕則為下疳、魚口等瘡,久則唇鼻HT 皆爛毀,腐腥臭與廣癥同。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此癥乃水癩愈后,余毒在腎,以致生蟲,其毒泛注周身,生五色斑點,乖癩眉發(fā)脫落,陰莖酸爛,或陰囊破損,或陰莖蛀干,皮肉流膿,漸漸爛去,輕則為下疳、魚口等瘡,久則唇鼻HT 皆爛毀,腐腥臭與廣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