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要原料:白木耳30克,瘦肉(豬、羊、牛皆可)適量,大棗10枚。
制作方法:先將白木耳泡發(fā),洗凈,再用泡發(fā)木耳湯加水與瘦肉及棗同燉至爛熟。
效用說明:補益中氣,健身強腎。凡因脾腎不足、氣血俱虛而引起的虛勞百疾,眩暈、乏力,動則喘息,神疲健忘等癥者,皆可食用。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要原料:白木耳30克,瘦肉(豬、羊、牛皆可)適量,大棗10枚。
制作方法:先將白木耳泡發(fā),洗凈,再用泡發(fā)木耳湯加水與瘦肉及棗同燉至爛熟。
效用說明:補益中氣,健身強腎。凡因脾腎不足、氣血俱虛而引起的虛勞百疾,眩暈、乏力,動則喘息,神疲健忘等癥者,皆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