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法〕,溫服一升〔法〕,日再夜一服〔法〕。
黃芩湯,太少合病,自利,邪熱不從少陽之樞外出,反從樞內(nèi)陷,故舍陽而治陰也。芍藥、
(公元 1695 年)清.張溫(路玉、石頑)著。十六卷。采集歷代名家方論,編次成書。門類依據(jù)王肯堂《證治準繩》,方藥主治多依撩《薛己醫(yī)案》、張介實《景岳全書》,并結合自己的體會予以參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法〕,溫服一升〔法〕,日再夜一服〔法〕。
黃芩湯,太少合病,自利,邪熱不從少陽之樞外出,反從樞內(nèi)陷,故舍陽而治陰也。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