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芍藥四兩甘草四兩(炙)上二味,咀〔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法〕,分溫再服〔法〕。
此亦桂枝湯之變,偏于營分,純一不雜之方。
讀《傷寒論》反煩、更煩、心悸而煩,皆用芍芍,惟許弘《方議》、《圣惠方》是赤芍。今里氣不草,酸甘化陰止煩。觀其去姜棗,恐生姜散表,大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芍藥四兩甘草四兩(炙)上二味,咀〔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法〕,分溫再服〔法〕。
此亦桂枝湯之變,偏于營分,純一不雜之方。
讀《傷寒論》反煩、更煩、心悸而煩,皆用芍芍,惟許弘《方議》、《圣惠方》是赤芍。今里氣不草,酸甘化陰止煩。觀其去姜棗,恐生姜散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