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經(jīng)絡(luò)考》 手太陰肺經(jīng)圖

    作者: 張三錫

    手太陰肺經(jīng)圖(缺)

    《難經(jīng)》曰∶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主藏魄。四垂如蓋,附著于脊之第三椎,中有二十四空,行列分布諸臟之氣,為諸臟之華蓋。人有二喉,前喉為喉嚨,通于五臟,主氣出入。《靈樞經(jīng)》曰∶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也。后喉為咽喉,主納水谷,通于六腑?!鹅`樞》又曰∶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峨y經(jīng)》曰∶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半,長一尺二寸九節(jié)。咽門重十二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素問》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靈樞》云∶肺小則少飲,不病喘喝;肺大,則多飲,善病胸痹、喉痹、逆氣;肺高,則上氣、肩息、咳;肺下,則居奔迫肺,善脅下痛;肺堅,則不病咳、上氣;肺脆,則苦病消痹,易傷;肺端正,則和利難傷;肺偏傾,則胸偏痛也。白色小理者肺小,粗理者肺大,巨肩反膺,陷喉者肺高,合腋張脅者肺下,好肩背濃者肺堅,肩背薄者肺脆,背膺高濃者肺端正,脅偏疏者肺偏傾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