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經(jīng)方實驗錄》 麻黃湯證其二

    黃漢棟夜行風(fēng)雪中,冒寒,因而惡寒,時欲嘔,脈浮緊,宜麻黃湯。

    生麻黃(三錢) 川桂枝(三錢) 光杏仁(三錢) 生甘草(錢半)

    拙巢注:漢棟服后,汗出,繼以桔梗五錢,生草三錢,泡湯飲之,愈。

    【按】麻黃湯全部脈證固如前案拙按所云,但并不謂必如此諸狀悉具,乃可用本湯,若缺其一,即不可施也。反之,若病者體內(nèi)之變化,確屬麻黃湯證之病理,則雖見證稍異,亦可以用之而效。緣病者體氣不同,各如其面,加以受邪有輕重之別,時令有寒熱之殊,故雖同一湯證,彼此亦有差池。若前按所引,有喘而無嘔,本案所載,則有嘔而無喘是也。大論曰:“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备`謂此“必”字猶言“多”也,并非一定之謂。蓋其人胃氣本弱,或有濕痰,故牽引而作嘔。若夫喘,則實為麻黃湯之主證,較嘔著要多多,此吾人所當(dāng)了然于胸中者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