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nèi)經(jīng)》的精要,設(shè)為問答,解釋疑難。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妊娠將理失宜,或七情郁怒,以致氣逆,多有上逼之證。若氣逆氣實而脹逼者,宜解肝煎。若胃寒氣實而逼者,宜和胃飲。若胃火兼滯者,宜枳殼湯。若脾虛兼滯者,宜紫蘇飲。
如脾虛而氣不行者,宜四君子湯,甚者八珍湯。若脾氣虛而兼寒者,宜五君子煎。若脾腎虛寒不行者,宜理陰煎。若脾腎氣虛兼火者,宜逍遙散,或加黃芩、枳殼、砂仁。若胎死腹中,冷氣上逼,嘔惡面青者,治如后胎動欲墮條。
一方治胎氣上逼,熱痛下血,或煩悶困篤,用蔥二十莖,水濃煮飲之,胎未死即安,胎已死即下。未效再服。若胎動煩躁,唇口青黑,手足厥冷,須用當(dāng)歸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