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查古籍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機(石出、省之)著。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門、附方 165 個。主張治外科必須根據(jù)人體內部的情況,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義》(公元 1335 年)元.齊德之著。二卷。參諸家方論有關瘡腫之說,首載診候,次論血、氣、色、脈、后敘癰、疽、瘡、腫的治療等。強調整體觀念,倡導攻補兼施。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較早者。對癰疽瘡瘍等癥的因癥診治等,尤其對癰疽的淺深、寒熱、虛實、緩急、吉兇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領 而成書。
(本經下品)
【氣味】咸平,無毒。
【主治】主五痔,伏熱在腹中,腸癰內蝕。
【核】曰∶前后四足,各有懸蹄。懸蹄之甲,尖而??;踐蹄之甲,大而圓。修事,酒浸半日,柳木火炙松脆用。
【 】曰∶觀豕蹄之黑白,見豕性之躁甚,黑固躁,白尤躁之甚者,則知豕力在蹄,精專在甲矣。懸蹄甲者,豕蹄似鹿而爪四,二踐地,二上懸,上懸之甲,懸蹄甲也。有以左蹄后蹄為懸蹄甲者謬矣。蓋豕行不舉足而曳踵,象水性之趨下為水畜也。四足皆垂,未見左后懸者。玉藻云∶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端行頤溜如矢,弁行剡剡起屨,執(zhí)圭玉,舉前曳踵,如也。埤雅云∶畜養(yǎng)之閑曰圈,豕子曰豚,端讀端弁之端,弁讀弁冕之弁,則行不舉足,齊如流,冕行之容也。頤溜如矢,端行之容也。剡剡起屨,弁行之容也。禮之以物以服,記其行容者,互相挾也。是故水畜性偏趨下,對待伏熱之在腹中,為腸癰,為內蝕,為五痔。
經云∶熱氣所聚,則為癰膿,必擇精專之所在,乃得內外敵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