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經下品)
【氣味】辛溫,有毒。
【主治】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jié)皮膚死肌,寒熱痹痛,下氣。久服頭不白,輕身增年。
【核】曰∶出武都山谷,及巴郡。近以全州西域者稱最,江陽及晉康建平者次之。木高五六尺似茱萸而小,有針刺。葉堅滑,無花結實,但生于枝葉間,顆如小豆而圓,實子光黑,宛如人瞳,謂之椒目。八月采實,肉肥皮皺,氣味濃濃芳烈也。修事,去目及閉口者,好酒拌潤,蒸之,從巳至午,以盆覆蓋,俟冷無氣,乃可取出,即入磁器中封固無傷風也。杏仁為之使,得鹽味佳,畏款冬花、防風、附子、雄黃。可收水銀。有中椒毒者,涼水、麻仁漿水解之。
【 】曰∶色香氣味,精勝在膚,獨無花而實,所含蓄力,幽且深矣。故主溫中,自下而上,從內而外,宣達橫遍者也。對待寒中,致令形氣受病也。氣則咳逆上氣之因邪薄,形則骨節(jié)肌膚之因痹閉。久服形氣咸調,故頭不白,輕身增年耳。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經下品)
【氣味】辛溫,有毒。
【主治】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jié)皮膚死肌,寒熱痹痛,下氣。久服頭不白,輕身增年。
【核】曰∶出武都山谷,及巴郡。近以全州西域者稱最,江陽及晉康建平者次之。木高五六尺似茱萸而小,有針刺。葉堅滑,無花結實,但生于枝葉間,顆如小豆而圓,實子光黑,宛如人瞳,謂之椒目。八月采實,肉肥皮皺,氣味濃濃芳烈也。修事,去目及閉口者,好酒拌潤,蒸之,從巳至午,以盆覆蓋,俟冷無氣,乃可取出,即入磁器中封固無傷風也。杏仁為之使,得鹽味佳,畏款冬花、防風、附子、雄黃。可收水銀。有中椒毒者,涼水、麻仁漿水解之。
【 】曰∶色香氣味,精勝在膚,獨無花而實,所含蓄力,幽且深矣。故主溫中,自下而上,從內而外,宣達橫遍者也。對待寒中,致令形氣受病也。氣則咳逆上氣之因邪薄,形則骨節(jié)肌膚之因痹閉。久服形氣咸調,故頭不白,輕身增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