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診醫(yī)學》 二、心肌的傳導功能

    (一)傳導功能及其影響因素 心肌細胞的結構是很特殊的,每一細胞的兩端呈分支狀而與其他細胞相連接,電離子可以在連接處的“間盤”(intercalated disc )自由通過。因此,心肌是一個相互通聯(lián)的導體。當一端的心肌細胞除極后,它的除極波可以依序擴散到相連接的心肌組織,這稱為心臟的傳導性。傳導的速度則取決于以下幾種因素。

    1.除極的波幅大小 波幅的大小代表著電位差的大小。壓差愈大,其推動力愈強,傳導的速度愈快。以心室肌為例,它的0位相波幅可達110~120mV,而在房室結則不過70~80mV,前者的傳導速度快,而后者則較慢。

    2.除極的速度 即0位相上升的速度,上升速度愈快(快通道纖維),其傳導也愈快。反之如慢通道纖維,其傳導速度就緩慢。

    3.傳導的阻力 正常情況下電波的阻力很微小,但在病態(tài)情況下,如缺氧,則細胞間的阻力增大,傳導減慢。纖細的纖維內阻也較粗纖維為大。

    臨床上有許多情況可以影響心肌(包括傳導系統(tǒng))的傳導速度,例如在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時傳導速度增快,反之迷走神經功能過強時則減慢。血鉀過高、血鈣過低均降低心肌細胞的除極幅度和速度,使傳導減慢。缺血,不僅使傳導的阻力增大,更重要的是影響除極速度和幅度,使傳導減慢。

    (二)遞減性傳導 遞減性傳導指的是在心肌組織中傳導速度愈來愈慢,傳導力也漸趨減弱。在異常情況下,如缺血的心肌組織,由于缺乏足夠的能量供應,鈉泵受抑制,除極幅度及速度均減弱,由正常心肌傳來的推動力在進入缺血的組織后就逐漸減弱,嚴重時即產生傳導阻滯。

    在正常的心肌中,如房室結也存在著遞減性傳導,這是由于它是慢通道纖維,其除極的勢能較低,而且它的纖維較細,內阻較大的原故。遞減性傳導在房室傳導阻滯的機制中,占有重要位置。

    (三)單向傳導 單向傳導(單向傳導阻滯)指的是當心電傳導沿著某一方向前進時,雖然傳導減緩,但仍能通過,而從相反的方向傳導時,即不能通過。它的機制是:

    1.存在著遞減性傳導區(qū) 心肌的一部分存在著輕重不等的受損區(qū),在激動由左向右進行時,借助于由正常心肌傳來的較強的除極力量,它可以通過有障礙的區(qū)域,雖然它的勢能減弱,傳導速減緩了。當激動由右向左前進時,由于已受到前一段有傳導障礙的心肌的影響,傳導力量已趨減弱,最后則終止在有較重的傳導障礙區(qū)(圖2-14)。

    單向傳導阻滯發(fā)生機理

    圖2-14 單向傳導阻滯發(fā)生機理

    2.心電活動的不均衡性 部分心肌受損后,它的極化程度不全,除極及復極的時間均較周圍的心肌組織延緩。當激動由一個方向傳來時,該部分心肌恰好處于不應期,不能將激動下傳;而稍晚一些時候,激動由另一端繞行過來,該部心肌已恢復了傳導性,激動就得以傳過去。

    以上兩種機制可以獨立起到作用,也可以合并存在而產生單向傳導阻滯。單向傳導阻滯是折反心律的重要條件之一。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機制,??梢詮淖月尚缘母淖兓騻鲗Чδ艿漠惓V姓业浇忉專鴥煞N機制并存共同導致心律失常的情況也很多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