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溫熱經(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熱病著作,以《內(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治香港腳疼痛槐、柳、楮、桑、桃同煎湯洗,能消腫住痛,先飲酒三杯。
又方 用水紅花,煮汁浸之。
又方 每夜用鹽擦腿膝至足甲,淹少時,卻用熱湯泡洗。昔有一人,香港腳諸方不效,后得此方,常用淹洗,不再發(fā)。
又方 治香港腳腫痛及蠱腫 用白花商陸不拘多少,切碎,酒煮熟,連商陸吃。若腹肚蠱腫,用商陸同米煮粥吃。
又方 治香港腳攻注 用水中大螺一個,以鹽半匕,和殼生搗碎,罨于患人臍下一寸三分,用寬帛緊系之,仍辦溺器,以待其通。此遇異人傳授仙方,神驗。又曾有苦香港腳攻注,捶數(shù)螺敷兩股上,便覺冷氣趨下至足,既而亦安。
又方 治香港腳 用蘿卜煎湯洗之?;驎窀蔀槟?,鋪襪內(nèi)?;蛴脳罨ㄈ缇d絮,鋪在襪內(nèi)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