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救良方》 疝氣第十二

    作者: 未知

    治小腸疝氣用杉樹子,一歲一粒,燒研灰。用好酒下,粒少者一二次服,粒多者數(shù)次服,立愈。試有神效。

    又方 用橘核曬干,去濃薄殼兩層,研細。每服五錢,用老酒一二盞,砂鍋中煮四五沸,空心服。再用熱酒一二盞,罐盛,余藥服盡。一切下部諸疾皆療。

    又方 用荔枝核,火燒存性,為末,酒調(diào)服。

    又方 用杜茴香一斤,以老生姜二斤取自然汁浸茴香一夜,約姜汁盡入茴香內(nèi),以好青鹽二兩同炒赤,取出焙燥,碾羅為末。無灰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食前服三十丸或五十丸,溫酒或米飲下。

    又方 治疝氣走入腎囊痛 用五月五日采 樹葉,陰干為末,空心酒送下。

    又方 用楝樹葉,碎切,臨發(fā)時,酒送下。

    又方 于腳中趾下中節(jié)橫紋上,灸二壯,愈。

    又方 灸外踝穴,在兩腳外羅拐骨下一指,乃圓骨下,灸三壯即愈。又云∶灸內(nèi)踝穴,不再發(fā)。

    治男子陰腫赤大如斗,人不能治者以馬鞭草搗爛涂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陳三山
  • 本草著作?!队褲O齋醫(yī)話》叢書之第六種。1卷。清黃凱鈞(退庵)撰。刊于嘉慶七年(1812年)。選臨床常用藥物309味,不分部類,大致按植物、礦物、動物為序排列。每藥簡明扼要地介紹其臨癥運用要點,所附個人經(jīng)驗,每出新意,甚切實用?,F(xiàn)存初刊本及《中國醫(yī)學(xué)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