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救廣生集》 米麥類

    作者: 程鵬程

    粳米同馬肉食,發(fā)痼疾。和蒼耳食,令人卒心痛。(《食療》)凡新谷初成,老人及脾弱人,切不可食。(《傳家寶》)

    糯米久食,身軟筋緩,發(fā)風動氣,合酒食之、醉難醒。(《通元》)凡素有痰熱風病,及脾病不能轉(zhuǎn)輸,食之最能發(fā)病成積。(《從新》)黍米共有五種,久食生煩熱昏,五臟發(fā)宿疾,令人好睡。不可與白酒、葵菜、牛肉同食。(《圖經(jīng)》)

    稷米食之,發(fā)三十六種冷病。不可與瓠子同食。(《食鑒》)

    粟米(北人謂之小米)生者難化,熟者滯氣,隔食生蟲。(《衍義》)與杏仁同食,令人吐瀉。(《日用》)

    大麥久食,則心氣盛而內(nèi)熱,令人作疥。(《要略》)虛者少食,防消腎水。(《傳心 》)

    小麥南方少,霜雪夜開花,面有濕熱,食之發(fā)病。(《食鑒》)濕面炙面,咯血吐血衄血人,終身宜忌。(《玄通藥性解》)

    附∶勸面店勿用灰水以防喉癥說近人食切面,而不知面用灰水打成,今大概燒煤者,十居七八,煤灰即與炭灰攙雜,換灰者莫辨,從而收之。賣與面店人,食其面即暗受煤毒?;蚴暌话l(fā),或五年一發(fā),雖未必人人盡發(fā),惟視人受毒之淺深,即病之遲速存亡判焉。凡人受煤毒之氣,于燒用之時,尚可服蘿卜菜鹵及海帶菜等,以解之煤毒之蠱。

    于肺腸之內(nèi),竟無醫(yī)藥所能救治,近時之發(fā)為爛喉疹疾,真九死一生也。用特刊布是說,并后附神效仙方。奉勸仁人君子,先于廚下分別煤炭灰,不可稍有攙雜,并祈勸知面店,一概盡用堿水和面,不至誤用煤灰,為功莫大。伏冀廣行傳布,使之家喻戶曉,或者蠱毒稍輕,喉癥漸減也。

    附∶治爛喉疹仙方紫石英(四錢,解煤蠱) 六神曲(三錢,消面積) 蒲公英(四錢,解喉消) 杏仁泥(五錢,消痰火) 水煎,三服即愈。嬰孩減半,孕婦勿忌。

    蕎麥(一名烏麥)久食發(fā)病,或成風癩。(《日用》)同石膏食立死。(《類案》)與白礬食殺人。和豬肉食,令人患頭眩,脫眉發(fā)。(《壽世青編》)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