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咳嗽熏法熏黃(一兩),以蠟紙調卷,作筒十枚,燒煙吸咽,取吐止。一日一熏,惟食白粥。七日后,以羊肉羹補之。(《千金方》)
年久呷嗽至三十年者莨菪子 木香 熏黃(各等分) 為末。以羊脂涂青紙上,撒末于上,卷作筒,燒煙熏吸之。(《崔氏纂要》)
老嗽不止故茅屋上塵年久著煙火者,和石黃、款冬花,婦人月經衣帶為末,水和涂茅上,待干入竹筒中,燒煙吸咽,無不瘥也。(《本草拾遺》)
久嗽不止款冬花(二兩)于無風處燒之,以筆管吸煙咽下,即用食物壓下。(《證治匯補》)
久嗽欲死用濃榆皮削如指大,長尺余,納喉中,頻出入,當吐膿血而愈。(《古今錄驗》)
風寒久嗽非此不除天南星 款冬花 鵝管石 佛耳草 雄黃(各等分) 共為末拌艾。以姜一濃片,置舌上,次于艾上燒之,須令煙入喉中為妙。(《醫(yī)宗必讀》)
上氣咳嗽腹?jié)M羸瘦者,楸葉(三斗)、水(三斗),煮三十沸,去滓,煎至可丸如棗大,以筒納入下部中立愈。(《海上方》)
一切勞嗽胸膈痞滿者,鵝管石、雄黃、佛耳草、款冬花(各等分),為末。每用一錢,安香爐上焚之,以筒吸煙入喉中,日二次。(《宣明方》)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時的配方手冊。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咳嗽熏法熏黃(一兩),以蠟紙調卷,作筒十枚,燒煙吸咽,取吐止。一日一熏,惟食白粥。七日后,以羊肉羹補之。(《千金方》)
年久呷嗽至三十年者莨菪子 木香 熏黃(各等分) 為末。以羊脂涂青紙上,撒末于上,卷作筒,燒煙熏吸之。(《崔氏纂要》)
老嗽不止故茅屋上塵年久著煙火者,和石黃、款冬花,婦人月經衣帶為末,水和涂茅上,待干入竹筒中,燒煙吸咽,無不瘥也。(《本草拾遺》)
久嗽不止款冬花(二兩)于無風處燒之,以筆管吸煙咽下,即用食物壓下。(《證治匯補》)
久嗽欲死用濃榆皮削如指大,長尺余,納喉中,頻出入,當吐膿血而愈。(《古今錄驗》)
風寒久嗽非此不除天南星 款冬花 鵝管石 佛耳草 雄黃(各等分) 共為末拌艾。以姜一濃片,置舌上,次于艾上燒之,須令煙入喉中為妙。(《醫(yī)宗必讀》)
上氣咳嗽腹?jié)M羸瘦者,楸葉(三斗)、水(三斗),煮三十沸,去滓,煎至可丸如棗大,以筒納入下部中立愈。(《海上方》)
一切勞嗽胸膈痞滿者,鵝管石、雄黃、佛耳草、款冬花(各等分),為末。每用一錢,安香爐上焚之,以筒吸煙入喉中,日二次。(《宣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