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家庭醫(yī)學百科-自救互救篇》 外傷出血分類

    內(nèi)出血主要從兩方面判斷。一是從吐血、咯血、便血或尿血,判斷胃腸、肺、腎或膀胱有無出血;二是根據(jù)有關癥狀判斷,如出現(xiàn)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發(fā)冷、脈搏快弱、以及胸、腹部有腫脹、疼痛等,這些是重要臟器如肝、脾、胃等的常見出血體征。

    外出血可分為三種。

    (1)動脈出血:因外傷所致動脈破裂時,血流呈鮮紅色的噴射狀流出,失血量多,危害性大,若不立即止血,要危及生命。

    (2)靜脈出血:因外傷所致靜脈血管破裂時,血液呈暗紅色的非噴射狀流出,若不及時止血,時間長、出血量大,也會危及生命。

    (3)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從受傷面向外滲出呈水珠狀,顏色從鮮紅變暗紅。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