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帝明堂灸經(jīng)》 正人形第十九

    作者: 不詳

    尺澤二穴,在肘中約上兩筋動(dòng)脈中。甄權(quán)云∶在臂屈伸橫紋中,筋骨罅陷者中,不宜灸。主癲病不可向,手臂不得上頭。

    天樞二穴,夾臍兩傍各二寸陷者中。灸五壯。主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shí)上沖心,女子漏下赤白,及肚大堅(jiān),食不化,面色蒼蒼也。

    曲骨一穴,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其毛際陷者中。灸七壯。主五淋,小便黃,水病脹滿,婦人帶下赤白,惡合陰陽(yáng),小便閉澀不通,但是虛乏冷極者,皆宜灸之。

    陽(yáng)陵泉二穴,在膝下一寸外廉陷者中,灸一壯。主膝股內(nèi)外廉痛不仁,屈伸難,及喉中鳴,驚恐如人將捕之。

    正人形第十九圖(圖缺)

    丘墟二穴,在外踝如前,去臨泣三寸。灸三壯。主胸脅痛,善太息,胸滿膨膨然,足腕不收,足脛偏細(xì)。

更多中醫(yī)書(shū)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