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活幼心書》 和序

    作者: 曹世榮

    醫(yī)家惟小兒科為尤難。蓋自其能言而被病者,猶可以問而知之,而其未能言者,不可以問而知也?!妒贰费员怡o入咸陽,為小兒醫(yī),然鵲之書多不傳其言。有曰∶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鵲之術固不在于書歟。信斯言也!惟鵲為可也。夫醫(yī)不可以無書也,太倉公乃亦以醫(yī)者意耳,不肯為書,使倉公者常有于世焉,雖無書可也,如倉公之不常有。何哉?且吾聞學醫(yī)者,與學儒無異。儒者求圣賢之心法,以有圣賢之書存焉耳。醫(yī)無其書,則軒岐之心法泯焉而不傳久矣。又何由而學之?故醫(yī)書之浩衍,與儒書相埒,殆又過之。然板行于天下,人得而有之者,往往大方脈之書為多,彼為小兒者,每以??谱悦?,或私得一方,即祖父子孫相傳,世享其利,他人萬金罔顧授也。其肯與天下后世公共之哉?育溪曾君,用儒攻醫(yī),得戴劉二家之傳,自少至老,凡活人之幼者,枚數不知幾何人。在證處方,皆超然眾醫(yī)之表,乃以得之師傳者,廣粹精核,為活幼心書一編。既成不以私其家,將以公之天下后世,使為其術者,無學醫(yī)廢人之患。凡人之幼,皆有成人之望焉,濃哉育溪之用心也,人孰無此心哉?皆能以育溪之心為心則善矣。雖然,書本陳言,心須活法,或徒泥其書而不善用,譬之兵家,不知合變,膠柱而調瑟焉,吾未見其可也。昔臨安李立之者,以小兒科擅名一時。有嬰兒忽病喑,求治之,立之令人乘高撲之地下,以一衾盛之,兒不覺大驚,遂發(fā)聲能言。問之。曰∶此乳搐心也,非藥所能療。此活法之說也,因附著之。

    泰定丁卯閏九月朔中議大夫前同知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事副都元帥和尼赤序

更多中醫(yī)書籍
  •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作者:
  • 作者:
    程杏軒
  •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是總論病證,是治療法則,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作者:
  • 作者:
    趙濂
  • 作者:
  • 《原機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作者:
  • 作者:
    袁氏(佚名)
  • 作者:
    黃凱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