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惠直堂經(jīng)驗(yàn)方》 壬水金丹

    作者: 陶承熹

    專治痰迷風(fēng)癱。蠱膈虛損。立止痰火。哮喘痰壅。噎氣吞酸。降火寬中。消滯。噙丹舌下。

    綿紋川大黃五斤。切薄片。滴燒酒一斤。白蜜四兩。拌勻。用柳木甑一口。下鋪柳葉寸余濃。以綠豆二升。水浸一夜。黑鉛二斤。打作薄片剪碎。同綠豆拌勻。一半鋪柳葉上。蓋新夏布一塊。將大黃鋪上。又蓋新夏布一塊。將所留一半鉛豆鋪。上面再將柳葉蓋滿。蒸七炷大線香。待冷起甑。去柳葉鉛豆不用。只將大黃曬干露之。如此九次聽用。

    再用烏梅肉(一兩)薄荷葉(一兩)枳殼(麩炒一兩)廣木香(不見火一兩)陳皮(一兩)見火一兩)枸杞子水十?dāng)?shù)斤熬汁。約三斤去渣。取凈汁浸前九制大黃。至汁盡曬干。以磁罐收貯。聽配后藥。

    (九制)玄明粉(八錢)(七制)青礞石(五錢)官白硼砂(五錢)真血琥珀(八錢)角沉香(粉(研細(xì)末水飛凈三錢)上藥九味。共為極細(xì)末。將前九制大黃。秤準(zhǔn)一斤研末和勻。用文蛤膏搗為丸。金箔和朱砂制文蛤膏法。文蛤八兩。鍋內(nèi)炒黃色研末。入平底磁瓶中。以細(xì)茶濃汁熬一日。不住手?jǐn)嚒?/p>

    炙)以上藥熬汁二大鐘。入蛤膏。再煎成膏。以丸前藥。

    計(jì)開共享好燒酒(九斤)白蜜(二斤四兩)綠豆(一斗八升)黑鉛(十八斤)柳葉(五斤)制藥功夫。須兩月有余。要耐煩如法炮制。其效甚速。常服清心益智。永無中風(fēng)之患。功難盡述。幸珍秘之。合藥。忌雞犬婦女。孝服不潔之物。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kuò)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
  • 作者:
    吳謙
  • 作者:
  • 作者:
    史堪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