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回春錄》 春溫

    作者: 王士維

    余侄森伯,患發(fā)熱面赤,渴而微汗。孟英視之曰∶春溫也。乘其初犯,邪尚在肺,是以右寸之脈洪大,宜令其下行,由腑而出,則可霍然。投∶知母 花粉 冬瓜子 桑葉 枇杷(葉) 黃芩 葦莖 梔子等藥,果大便連泄極熱之水二次,而脈靜身涼,知饑啜粥,遂痊。設(shè)他人治之,初感總用汗藥,勢必釀成大證。

    濮樹堂室,懷妊五月,患春溫??诳噬茋I,壯熱無汗。旬日后,始浼孟英視之。見其煩躁譫語,苔黃不燥,曰∶痰熱阻氣也。病不傳營,血藥禁用。試令按其胸次,果然堅痛。而大解仍行,法當(dāng)開上。用小陷胸湯加石菖蒲、枳實、杏(仁)、貝(母)、(竹)茹、郁(金)、梔(子)、(連)翹等藥,蘆菔湯煎服。服二劑,神情即安。四帖后,心下豁然。然心腹如烙,嘔吐不納。改投大劑甘寒,加烏梅,頻啜漸康。秋間得子亦無恙。

    姚令輿室,素患喘嗽,而病春溫。醫(yī)知其本元久虧,投以溫補,痙厥神昏,耳聾譫語,面青舌絳,痰喘不眠。皆束手矣!延孟英診之,脈猶弦滑。曰∶證雖危險,生機未絕,遽爾輕棄,毋乃太忍。與∶犀角 羚羊(角) 元參 沙參 知母 花粉 石膏以清熱息風(fēng),救陰生液。佐∶蓯蓉 石英 鱉甲 金鈴 旋復(fù) 貝母 竹瀝以潛陽鎮(zhèn)逆,通絡(luò)蠲痰。三劑而平。繼去犀(角)、羚(羊角)、石膏,加生地黃,服旬日而愈。仲秋,令輿病,竟誤服溫補,數(shù)日而殞,豈非命耶?

    許芷卿,亦精于醫(yī),偶患外感,即服清散之藥,而證不減?;蛞善浞谴簻匾?,邀孟英質(zhì)之,診脈遲澀,二便皆行,筋掣不眠,畏寒能食,喉舌皆赤。予大劑清營藥,數(shù)服而瘥。

    迨夏,兩腿患疥,外科治之,久而不愈。孟英謂∶(因)其平昔善飲,蘊熱深沉,瘍科藥亟宜概屏,令以雪羹湯送(服)當(dāng)歸龍薈丸,果得漸瘳。

    陳建周令郎,患春溫,初起即神氣躁亂,驚懼不眠,兩脈甚數(shù)。孟英謂∶“溫邪直入營分也”。與神犀丹佐紫雪,兩劑而瘥。夏間,吳守旃暨高若舟令郎,□

    胡秋紉四令嬡,患溫,初起即肢 妄言,神情瞀亂。孟英皆用此法,尋即霍然。

    孟英曰∶世人每執(zhí)汗解之法,為初感之治。孰知病無定體,藥貴得宜,無如具眼人稀,以致夭枉載道。歸諸天數(shù),豈盡然哉?

    王皺石廣文令弟,患春溫,始則譫語發(fā)狂,連服清解大劑,遂昏沉不語,肢冷如冰,目閉不開,遺溺不飲,醫(yī)皆束手。孟英診其脈,弦大而緩滑,黃膩之苔滿布,穢氣直噴。投∶承氣湯加銀花、石斛、黃芩、竹茹、元參、石菖蒲,下膠黑矢甚多。而神識稍清,略進湯飲。

    次日,去(芒)硝、(大)黃,加海 、蘆菔、黃連、石膏,服二劑而戰(zhàn)解肢和,苔退進粥,不勞余力而愈。

    繼有張鏡江邀(孟英)治葉某,又錢希敏之妹丈李某,孟英咸一下而瘳。惟吳守旃之室,暨鄭又僑,皆下至十余次始痊。今年時疫盛行,醫(yī)多失手,孟英隨機應(yīng)變,治法無窮,救活獨多,不勝縷載。

    翁嘉順,亦染溫病,初發(fā)熱,即舌赤而渴,脈數(shù)且澀。孟英曰∶非善證也。蓋陰虛有素,值此憂勞哀痛之余,五志內(nèi)燔,溫邪外迫,不必由衛(wèi)及氣,自氣而營。急予清營,繼投涼血,病不稍減。且家無主藥之人,旁議嘩然,幸其舊工人陳七,頗有膽識,力懇手援。孟英曰∶我(心)腸最熱,奈病來頗惡,治雖合法,勢必轉(zhuǎn)重。若初起不先覷破,果已殆矣。吾若畏難推諉,恐他手雖識其證,亦無如此大劑,車薪杯水,何益于事。吾且肩勞任怨,殫心盡力以圖之。病果日重,昏瞀耳聾,自利紅水,目赤妄言。孟英惟以晉三犀角地黃湯加銀花、石膏、知母、石解、梔(子)、貝(母)、花粉、蘭草、菖蒲、竹瀝、竹茹、竹葉、鳧茈、海 等,出入互用,至十余劑,舌上忽布穢濁垢苔,口氣噴出,臭難向邇,手冷如冰,頭面自汗,咸謂絕矣。孟英曰∶生機也。陰虛而熱邪深入,余一以清營涼衛(wèi)(血)之法,服已逾旬,始得營陰漸振,推邪外出,乃現(xiàn)此苔,惟本元素弱,不能戰(zhàn)解,故顯肢冷,而汗僅于頭面,非陽虛欲脫也。復(fù)予甘寒頻灌,越三日,汗收熱退,苔化肢溫。

    此病自始迄終,犀角共服三兩許,未犯一毫相悖之藥,且賴陳七恪誠,始克起九死于一生,繼以滋陰善后而康。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
  • 作者:
    吳謙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