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脾者土也。諫議之官。主意與智。消磨五谷。寄在其中。養(yǎng)于四旁。旺于四季。正旺長夏。與胃為表里。足太陰是其經(jīng)也。扁鵲曰。脾病。則面色萎黃。實則舌強直。不嗜食。嘔逆。四肢緩。虛。則精不勝。元氣乏失溺不能自持。其脈來似水之流。曰太過。病在外。其脈來如鳥之距。曰不及。病在內(nèi)。太過則令人四肢沉重。語言謇澀。
不及。令人中滿不食。乏力。手足緩弱不遂。涎引口中(一作出。)四肢腫脹。溏瀉(一作泄。)不時。夢中飲食。脾脈來而和柔。去似雞距踐地。曰平。脈來實而滿稍數(shù)。如雞舉足。曰病。又如烏(一作雀。)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
曰死。中風則翕翕發(fā)熱。狀若醉人。腹中煩滿。皮肉短氣者。是也。旺時。其脈阿阿然緩曰平。反弦急者。肝來克脾。真鬼相遇。大兇之兆。反微澀而短者。肺來乘脾。不治而自愈。反沉而滑者。腎來從脾。亦為不妨。反浮而洪。心來生脾。不為疾耳。脾病。面黃。體重。失便。目直視。唇反張。手足爪甲青。四肢逆。吐食。百節(jié)疼痛不能舉。其脈當浮大而緩。今反弦急。其色當黃而反青。此十死不治也。又脾病。其色黃。飲食不消。心腹脹滿。身體重。肢節(jié)痛。大便硬。小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者。可治。脾氣虛。則大便滑。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為五色。注利下也。(此四字疑是注文。)又積□□久不愈。則四肢不收。黃膽。飲食不為肌膚。氣滿脹而喘不定也。又脾實。則時夢筑垣墻蓋屋。脾盛。則夢歌樂。虛則夢飲食不足。厥邪客于脾。則夢大澤邱陵。風雨壞屋。脾脹則善噦。四肢急。體重。不食善噫。脾病。則日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靜。脈急甚則螈。微急則胸膈中不利。
食入而還出。脈緩盛則痿厥。微緩則風痿。四肢不收。大甚則擊仆。微大則脾。疝氣里大。膿血在胃腸之外。
小甚則寒熱作。微小則消癉?;鮿t頹疝。微滑則蟲毒。腸鳴。中熱。澀甚則腸微澀則內(nèi)潰。下膿血。脾脈之至也。大而虛。則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四肢汗出。當風也。脾絕則十日死。又臍出(一作凸。)者亦死。唇焦枯。無紋理。而青黑者。脾先絕也。脾病。面黃目赤者可治。青黑色入口。則半歲死。色如枳實者。一(一作半。)月死。吉兇休否。(一作咎。)皆見其色出于部分也。又口噤唇黑。四肢重如山不能自收持。大小便利無休歇。食飲不入。七日死。又唇雖痿黃。語聲囀囀者??芍巍F⒉?。瘧氣久不去。腹中痛鳴。徐徐熱汗出。其人本意寬緩今忽反常而嗔怒。正言而鼻笑。不能答人者。此不過一月。禍必至矣。又脾中寒熱。則皆使人腹中痛。不下食。又脾病。則舌強語澀。轉筋。卵縮。牽陰股。引髀痛。身重不思食。鼓脹。變則水泄不能臥者。死不治也。脾正熱。則面黃目赤。季脅痛滿也。寒則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共灰?。手足厥。甚則顫栗如瘧也。臨病之時。要在明證詳脈。然后投湯丸。求其痊損耳。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尸體后所見,提出對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脾者土也。諫議之官。主意與智。消磨五谷。寄在其中。養(yǎng)于四旁。旺于四季。正旺長夏。與胃為表里。足太陰是其經(jīng)也。扁鵲曰。脾病。則面色萎黃。實則舌強直。不嗜食。嘔逆。四肢緩。虛。則精不勝。元氣乏失溺不能自持。其脈來似水之流。曰太過。病在外。其脈來如鳥之距。曰不及。病在內(nèi)。太過則令人四肢沉重。語言謇澀。
不及。令人中滿不食。乏力。手足緩弱不遂。涎引口中(一作出。)四肢腫脹。溏瀉(一作泄。)不時。夢中飲食。脾脈來而和柔。去似雞距踐地。曰平。脈來實而滿稍數(shù)。如雞舉足。曰病。又如烏(一作雀。)之啄。如鳥之距。如屋之漏。
曰死。中風則翕翕發(fā)熱。狀若醉人。腹中煩滿。皮肉短氣者。是也。旺時。其脈阿阿然緩曰平。反弦急者。肝來克脾。真鬼相遇。大兇之兆。反微澀而短者。肺來乘脾。不治而自愈。反沉而滑者。腎來從脾。亦為不妨。反浮而洪。心來生脾。不為疾耳。脾病。面黃。體重。失便。目直視。唇反張。手足爪甲青。四肢逆。吐食。百節(jié)疼痛不能舉。其脈當浮大而緩。今反弦急。其色當黃而反青。此十死不治也。又脾病。其色黃。飲食不消。心腹脹滿。身體重。肢節(jié)痛。大便硬。小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者。可治。脾氣虛。則大便滑。小便利。汗出不止。五液注下為五色。注利下也。(此四字疑是注文。)又積□□久不愈。則四肢不收。黃膽。飲食不為肌膚。氣滿脹而喘不定也。又脾實。則時夢筑垣墻蓋屋。脾盛。則夢歌樂。虛則夢飲食不足。厥邪客于脾。則夢大澤邱陵。風雨壞屋。脾脹則善噦。四肢急。體重。不食善噫。脾病。則日慧。平旦甚。日中持。下晡靜。脈急甚則螈。微急則胸膈中不利。
食入而還出。脈緩盛則痿厥。微緩則風痿。四肢不收。大甚則擊仆。微大則脾。疝氣里大。膿血在胃腸之外。
小甚則寒熱作。微小則消癉?;鮿t頹疝。微滑則蟲毒。腸鳴。中熱。澀甚則腸微澀則內(nèi)潰。下膿血。脾脈之至也。大而虛。則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四肢汗出。當風也。脾絕則十日死。又臍出(一作凸。)者亦死。唇焦枯。無紋理。而青黑者。脾先絕也。脾病。面黃目赤者可治。青黑色入口。則半歲死。色如枳實者。一(一作半。)月死。吉兇休否。(一作咎。)皆見其色出于部分也。又口噤唇黑。四肢重如山不能自收持。大小便利無休歇。食飲不入。七日死。又唇雖痿黃。語聲囀囀者??芍巍F⒉?。瘧氣久不去。腹中痛鳴。徐徐熱汗出。其人本意寬緩今忽反常而嗔怒。正言而鼻笑。不能答人者。此不過一月。禍必至矣。又脾中寒熱。則皆使人腹中痛。不下食。又脾病。則舌強語澀。轉筋。卵縮。牽陰股。引髀痛。身重不思食。鼓脹。變則水泄不能臥者。死不治也。脾正熱。則面黃目赤。季脅痛滿也。寒則吐涎沫而不食。四肢痛?;共灰?。手足厥。甚則顫栗如瘧也。臨病之時。要在明證詳脈。然后投湯丸。求其痊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