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黃水瘡又名滴膿瘡,言膿水所到之處,即成瘡也。治法宜∶內服除濕清熱之藥,佐以涼血之劑。方用∶
茯苓三錢 蒼術 荊芥 蒲公英各二錢 防風 黃芩 半夏各一錢 當歸五錢
水煎服四劑。外用∶
雄黃 防風各五錢 荊芥 苦參各三錢
水煎湯,取二碗,洗瘡即愈。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黃水瘡又名滴膿瘡,言膿水所到之處,即成瘡也。治法宜∶內服除濕清熱之藥,佐以涼血之劑。方用∶
茯苓三錢 蒼術 荊芥 蒲公英各二錢 防風 黃芩 半夏各一錢 當歸五錢
水煎服四劑。外用∶
雄黃 防風各五錢 荊芥 苦參各三錢
水煎湯,取二碗,洗瘡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