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證
婦人乳汁不通有二種∶有血氣壅盛,乳脈澀而不行者;有血氣虛弱,乳脈絕少者。夫虛者補之,以鐘乳粉、豬蹄、鯽魚之類;盛者行之,用通草、漏蘆之類。
乳硬者,多因乳母不知調(diào)養(yǎng)所致。蓋乳房陽明之經(jīng),乳頭厥陰所屬。忿怒所逆,郁悶所遏,濃味所釀以成。厥陰之氣不行,故竅閉而汁不通;陽明之血沸騰,故熱甚而化為膿?;蛞蛩橹?,膈有滯痰,含乳而睡,口氣炊熱所致。而成結(jié)核,初便忍疼,揉令核軟,吮令汁透則散,否則結(jié)成矣。
治
治以青皮,疏厥陰之滯,石膏清陽明之熱,生甘草行污濁之血,栝蔞子消導(dǎo)腫毒,或加沒藥、青橘葉、皂角刺、金銀花、當(dāng)歸尾,或散或湯,須以少酒佐之。若加艾火三壯,于痛處灸之,尤妙。華元化灸三里穴三壯,甚妙。
乳巖始有核,腫如棋子之大,不痛不癢,五七年方成瘡。初便宜多服疏氣行血,須情思如意則可愈。
如成瘡之后,則如巖穴之凹,或如人口之唇,赤汁濃水浸淫,胸脅氣攻疼痛,用五灰膏去其蠹肉,生新血,漸漸收斂。此疾多生于憂郁積忿,中年婦人未破者尚可治,成瘡者終不治。宜服十六味流氣飲。
方
通乳湯
豬蹄(下節(jié)四雙) 通草(二兩) 川芎(一兩) 穿山甲(十四片,炒) 甘草(一錢)
上用水五升,煮汁飲之。忌生冷,避風(fēng)寒,夜臥不宜失蓋,更以蔥湯頻洗乳房。
玉露飲治產(chǎn)后乳脈不行,身體壯熱疼痛,頭目昏痛,此涼膈壓熱,下乳之劑也。
當(dāng)歸(一錢五分) 川芎(五錢) 白芍(一錢五分) 人參(二錢五分) 白芷(五錢)白茯(二錢五分) 桔梗(炒,五錢) 甘草(二錢五分)
上銼,水煎服。如煩熱甚,大便結(jié),加大黃(一錢二分),金銀花(三錢);乳脈不行,結(jié)成痛腫疼痛,加黃 、當(dāng)歸、金銀花、甘草(各二錢半),入酒半鐘,食后溫服。
胡桃散治婦人少乳,乳汁不行。
用胡桃仁去皮十個搗爛,入穿山甲炒末一錢,黃酒調(diào)服。
通草湯治乳汁不通。
通草(七分) 瞿麥 柴胡 天花粉(各一錢) 桔梗(二錢) 木通 青皮 香白芷赤芍 連翹 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細(xì)飲,更摩乳房。
連翹飲子(薛立齋傳) 治乳內(nèi)結(jié)核。
連翅 川芎 栝蔞仁(研) 皂角刺(炒) 橘葉 青皮(去白) 甘草節(jié) 桃仁(各一錢半)
上水煎,食遠服。
最效散(劉柏亭傳) 治婦人吹乳,神效。
螃蟹去足,用蓋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黃酒下。
熨法膏(秘方) 治吹乳、乳癰,頓時立消。
蔥連根搗爛,鋪乳患處,上用瓦罐盛灰火蓋蔥上,一時蒸熱,出汗即愈。
一方(劉前溪傳) 治吹乳腫痛不可忍。
用生山藥搗爛,敷上即消。消即去之,遲則肉腐。
消毒散〔批〕(按此方治吹乳乳癰之劑) 治吹乳、乳癰。憎寒壯熱頭痛者,先服人參敗毒一二劑,方可服此藥。如無前證,即服本方二三劑?;蚰[不消,宜服托里藥。
當(dāng)歸 白芷 青皮(炒) 天花粉 貝母 柴胡 僵蠶(炒) 金銀花(各三錢)
上銼一劑,水煎服。
神效栝蔞散(薛五齋方) 治乳癰初起腫痛,及一切癰疽,或膿出后余毒,亦宜用之。
黃栝蔞(一個,用子多者) 當(dāng)歸(半兩) 生甘草(半兩) 沒藥(一錢,另研)
上酒、水各一鐘,煎至八分,食后服。
十六味流氣散治乳巖,及痘后余毒作癰腫。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 黃 人參 官桂 濃樸 桔梗 枳殼 烏藥 木香 檳榔 白芷 防風(fēng) 紫蘇 甘草
上銼各等分。水煎服。如乳癰,加青皮尤妙。
(公元 605 ~ 617 年)隋.楊上善編注。
原三十卷。已殘缺,現(xiàn)存國內(nèi)本為二十三卷。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
關(guān)于本書的成書年代,有人根據(jù)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因疑楊為唐人,為唐代著作。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證
婦人乳汁不通有二種∶有血氣壅盛,乳脈澀而不行者;有血氣虛弱,乳脈絕少者。夫虛者補之,以鐘乳粉、豬蹄、鯽魚之類;盛者行之,用通草、漏蘆之類。
乳硬者,多因乳母不知調(diào)養(yǎng)所致。蓋乳房陽明之經(jīng),乳頭厥陰所屬。忿怒所逆,郁悶所遏,濃味所釀以成。厥陰之氣不行,故竅閉而汁不通;陽明之血沸騰,故熱甚而化為膿?;蛞蛩橹?,膈有滯痰,含乳而睡,口氣炊熱所致。而成結(jié)核,初便忍疼,揉令核軟,吮令汁透則散,否則結(jié)成矣。
治
治以青皮,疏厥陰之滯,石膏清陽明之熱,生甘草行污濁之血,栝蔞子消導(dǎo)腫毒,或加沒藥、青橘葉、皂角刺、金銀花、當(dāng)歸尾,或散或湯,須以少酒佐之。若加艾火三壯,于痛處灸之,尤妙。華元化灸三里穴三壯,甚妙。
乳巖始有核,腫如棋子之大,不痛不癢,五七年方成瘡。初便宜多服疏氣行血,須情思如意則可愈。
如成瘡之后,則如巖穴之凹,或如人口之唇,赤汁濃水浸淫,胸脅氣攻疼痛,用五灰膏去其蠹肉,生新血,漸漸收斂。此疾多生于憂郁積忿,中年婦人未破者尚可治,成瘡者終不治。宜服十六味流氣飲。
方
通乳湯
豬蹄(下節(jié)四雙) 通草(二兩) 川芎(一兩) 穿山甲(十四片,炒) 甘草(一錢)
上用水五升,煮汁飲之。忌生冷,避風(fēng)寒,夜臥不宜失蓋,更以蔥湯頻洗乳房。
玉露飲治產(chǎn)后乳脈不行,身體壯熱疼痛,頭目昏痛,此涼膈壓熱,下乳之劑也。
當(dāng)歸(一錢五分) 川芎(五錢) 白芍(一錢五分) 人參(二錢五分) 白芷(五錢)白茯(二錢五分) 桔梗(炒,五錢) 甘草(二錢五分)
上銼,水煎服。如煩熱甚,大便結(jié),加大黃(一錢二分),金銀花(三錢);乳脈不行,結(jié)成痛腫疼痛,加黃 、當(dāng)歸、金銀花、甘草(各二錢半),入酒半鐘,食后溫服。
胡桃散治婦人少乳,乳汁不行。
用胡桃仁去皮十個搗爛,入穿山甲炒末一錢,黃酒調(diào)服。
通草湯治乳汁不通。
通草(七分) 瞿麥 柴胡 天花粉(各一錢) 桔梗(二錢) 木通 青皮 香白芷赤芍 連翹 甘草(各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細(xì)飲,更摩乳房。
連翹飲子(薛立齋傳) 治乳內(nèi)結(jié)核。
連翅 川芎 栝蔞仁(研) 皂角刺(炒) 橘葉 青皮(去白) 甘草節(jié) 桃仁(各一錢半)
上水煎,食遠服。
最效散(劉柏亭傳) 治婦人吹乳,神效。
螃蟹去足,用蓋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黃酒下。
熨法膏(秘方) 治吹乳、乳癰,頓時立消。
蔥連根搗爛,鋪乳患處,上用瓦罐盛灰火蓋蔥上,一時蒸熱,出汗即愈。
一方(劉前溪傳) 治吹乳腫痛不可忍。
用生山藥搗爛,敷上即消。消即去之,遲則肉腐。
消毒散〔批〕(按此方治吹乳乳癰之劑) 治吹乳、乳癰。憎寒壯熱頭痛者,先服人參敗毒一二劑,方可服此藥。如無前證,即服本方二三劑?;蚰[不消,宜服托里藥。
當(dāng)歸 白芷 青皮(炒) 天花粉 貝母 柴胡 僵蠶(炒) 金銀花(各三錢)
上銼一劑,水煎服。
神效栝蔞散(薛五齋方) 治乳癰初起腫痛,及一切癰疽,或膿出后余毒,亦宜用之。
黃栝蔞(一個,用子多者) 當(dāng)歸(半兩) 生甘草(半兩) 沒藥(一錢,另研)
上酒、水各一鐘,煎至八分,食后服。
十六味流氣散治乳巖,及痘后余毒作癰腫。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 黃 人參 官桂 濃樸 桔梗 枳殼 烏藥 木香 檳榔 白芷 防風(fēng) 紫蘇 甘草
上銼各等分。水煎服。如乳癰,加青皮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