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
結(jié)核者,火因痰注而不散,郁結(jié)堅硬,如果中核也?;蛟陬i脅,或在手足,或在頭額,或在臂,或在腋。如腫毒不紅不痛,不作膿,不必潰發(fā),但令熱氣散則核自消。
治
大法宜二陳湯加竹瀝,多服為妙。
方
開氣消痰湯治胸中胃脘至咽門窄狹如線疼痛,及手足俱有核如胡桃者。
陳皮(一錢) 半夏(七分,泡) 枯芩(一錢) 前胡(八分) 桔梗(一錢二分) 枳殼(一錢) 枳實(七分) 香附(一錢二,童便炒) 木香(五分) 僵蠶(一錢二分) 羌活(七分) 荊芥(七分) 檳榔(八分) 射干(七分) 威靈仙(七分) 甘草(六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水煎服。
治頸項下生痰核。
二陳湯加酒炒大黃、黃連、連翹、桔梗、柴胡、生姜,煎服。
治臂核作痛。
二陳湯加連翹、川芎、防風(fēng)、黃芩、酒炒蒼術(shù)、皂角刺。
治耳后項各一塊。
牛膽南星 白僵蠶 大黃(酒炒) 青黛上為末,煉蜜丸,噙化。
治一身俱是塊。
二陳湯加白芥子炒、黃連姜汁炒。
治頸項結(jié)核或腫痛(李小陘傳)
夏枯草不拘多少,水煎頻頻服之,即愈。
〔批〕(按此方治結(jié)核內(nèi)消之劑) 一婦人遍身痰核,不紅腫,不疼痛。
陳皮 半夏 茯苓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藥 枳實 黃連 香附桔梗 連翹 防風(fēng) 羌活 柴胡 龍膽草 甘草(各等分)
上銼一劑,生姜煎服。
治痰核用南星、淮烏各等分,共為細末,姜汁調(diào)如膏,敷核上,立消。
〔批〕(按此方治結(jié)核,外敷之劑) 治項后側(cè)少陽經(jīng)中,瘩瘩不變?nèi)馍?,不問大小及年深月久,或亦赤硬腫痛。
生山藥(去皮,一塊) 蓖麻子(三個,去殼,共研勻HT 帛上貼之即消)
(公元 341? )晉、葛洪(稚川)著。八卷。用簡易的處方和易得的藥物,在倉促發(fā)病時可以應(yīng)用。經(jīng)梁.陶弘景增補,金.楊用道又加附方。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
結(jié)核者,火因痰注而不散,郁結(jié)堅硬,如果中核也?;蛟陬i脅,或在手足,或在頭額,或在臂,或在腋。如腫毒不紅不痛,不作膿,不必潰發(fā),但令熱氣散則核自消。
治
大法宜二陳湯加竹瀝,多服為妙。
方
開氣消痰湯治胸中胃脘至咽門窄狹如線疼痛,及手足俱有核如胡桃者。
陳皮(一錢) 半夏(七分,泡) 枯芩(一錢) 前胡(八分) 桔梗(一錢二分) 枳殼(一錢) 枳實(七分) 香附(一錢二,童便炒) 木香(五分) 僵蠶(一錢二分) 羌活(七分) 荊芥(七分) 檳榔(八分) 射干(七分) 威靈仙(七分) 甘草(六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水煎服。
治頸項下生痰核。
二陳湯加酒炒大黃、黃連、連翹、桔梗、柴胡、生姜,煎服。
治臂核作痛。
二陳湯加連翹、川芎、防風(fēng)、黃芩、酒炒蒼術(shù)、皂角刺。
治耳后項各一塊。
牛膽南星 白僵蠶 大黃(酒炒) 青黛上為末,煉蜜丸,噙化。
治一身俱是塊。
二陳湯加白芥子炒、黃連姜汁炒。
治頸項結(jié)核或腫痛(李小陘傳)
夏枯草不拘多少,水煎頻頻服之,即愈。
〔批〕(按此方治結(jié)核內(nèi)消之劑) 一婦人遍身痰核,不紅腫,不疼痛。
陳皮 半夏 茯苓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藥 枳實 黃連 香附桔梗 連翹 防風(fēng) 羌活 柴胡 龍膽草 甘草(各等分)
上銼一劑,生姜煎服。
治痰核用南星、淮烏各等分,共為細末,姜汁調(diào)如膏,敷核上,立消。
〔批〕(按此方治結(jié)核,外敷之劑) 治項后側(cè)少陽經(jīng)中,瘩瘩不變?nèi)馍?,不問大小及年深月久,或亦赤硬腫痛。
生山藥(去皮,一塊) 蓖麻子(三個,去殼,共研勻HT 帛上貼之即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