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藥方

    作者: 徐春甫

    木香檳榔丸疏導(dǎo)三焦,寬利胸膈,破痰逐飲,快氣消食。

    郁李仁(去皮) 皂角(去皮炙) 半夏(泡) 枳殼 青皮 杏仁(去皮尖炒)木香 檳榔(各二錢)

    上為末,另將皂角四兩,用水一腕,熬成膏,入煉熟蜜少許丸,綠豆大。每服十丸,食后姜湯下。

    下積丸治食傷積,心腹脹滿,氣粗壯熱,或瀉或嘔。

    丁香 砂仁(各二十粒) 使君子(五枚) 烏梅 巴豆霜(各三個)

    上末,橘飯丸,麻子大。每服三丸,陳皮湯下。

    化鐵丹治食積肚硬帶熱渴瀉,脾胃不和,宿食不化。

    烏梅肉(八個) 巴豆(十六粒,去油膜) 青皮(去穣) 陳皮(各半兩。去白)

    上未,醋糊丸,麻子大。每服七丸,米飲下,或淡姜湯下。

    三棱莪術(shù)丸治積滯、痞塊、乳癖。

    莪術(shù)(一兩,用巴豆三十粒同炒,去巴豆) 川楝子 茴香 三棱(酒浸一宿)枳殼(各半兩) 木香(三錢) 丁皮(半兩) 青皮(半兩)

    上未,醋糊丸,綠豆大。每服三丸,淡姜湯下。

    異香散取積后調(diào)理脾胃。

    蓮肉(二兩) 莪術(shù)(煨) 益智仁 三棱(煨) 甘草(各半兩) 青皮(去穣)陳皮(各二錢) 濃樸(一兩)

    上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二片、棗一枚,入鹽少許,煎,食前服。

    挨癖丸治乳癖谷癥,腹中塊痛。

    代赭石( 醋淬碎,細(xì)乳) 青皮 木香 莪術(shù) 五靈脂 北大黃(各三錢)巴豆(去油盡,一錢)

    上末,醋糊丸,麻子大。每服二丸,食后姜湯下。

    三棱煎丸治小兒飲食過度,痞悶疼痛,食不消化,久而成癖也。此藥專治婦人血積、血塊尤驗。

    廣術(shù)(黑角者佳) 三棱(二味濕紙包煨香,為末。各一兩) 大黃(半斤,為末)

    上大黃銀器內(nèi),以好醋浸,令平滿,慢火熬可,以二味為丸,如梧桐子大,或綠豆大。

    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溫水下。量虛實加減。

    青礞石丸治小兒奶癖。

    硫黃(三錢) 青礞石 五靈脂 鍋底黑(各錢半) 白丁香(一錢)

    上為末,米飯丸,綠豆大。捻作餅子。每服二十餅,溫水送下。

    鱉甲豬肚丸治小兒癖積發(fā)熱。

    柴胡(一兩) 黃連 鱉甲(九肋者佳,醋炙黃色。各七錢) 枳實 木香 青皮(各半兩)

    上入干青蒿七錢,同為末,以FS 豬肚一個,去油,盛藥蒸熟,同搗和為丸,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煎人參湯送下,食后服。

    木香丸治吐乳、瀉乳,其氣腥臭。由啼叫不已,以乳與兒,停滯不化,是為乳積。肚硬、熱,吐瀉,由飲食無度,過飽即睡,是為食積。腹痛,啼叫,利如蟹沫,忤其氣,榮衛(wèi)不和,淹延,是為氣積。瘧后肚內(nèi)結(jié)塊,腹中有癖。

    木香 蒼術(shù) 砂仁 青皮 辰砂(另研) 代赭石 丁香 巴豆霜(各錢)

    上末,面糊丸,麻子大,風(fēng)干。每服二、三丸,隨所傷物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