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理中湯治小兒受寒腹痛。
人參 白術(shù) 炙甘草 炮干姜
上等分,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五分,熱服。
七氣湯治七氣傷脾,結(jié)聚,大腹痛,不能乳食。
半夏(制一兩) 人參(二錢) 甘草(炙) 桂心(各一錢)
上咀,每服二錢,姜、棗煎,食前服。
指迷七氣湯治陰陽不升降,氣滯作痛。
青皮 陳皮 桔梗 莪術(shù)(炮) 肉桂 藿香 益智仁 香附子(制) 半夏(制)
甘草(各等分)
每服二錢,姜、棗煎。
桔梗枳殼湯治諸氣痞悶,心腹疼痛。
桔梗 枳殼(各等分) 甘草(減半)
每服二錢,姜煎服。
芍藥甘草湯治熱腹痛,小便不通,及治痘疹肚痛。
芍藥(一錢) 甘草(五分)
白水煎。加黃芩,名黃芩芍藥湯。
四順清涼飲治小兒血脈壅實,臟腑生熱,頰赤多渴,五心煩躁,睡不寧,四肢驚掣,及因乳哺不時,寒溫失度,令兒血氣不順,脾胃不調(diào),或濕吐連滯,欲成伏熱,或壯熱不飲,欲發(fā)驚癇。又治風(fēng)熱結(jié)核,頭面瘡瘍,目赤咽痛,余毒,一切壅滯,并宜服之。
芍藥 當(dāng)歸 甘草 大黃(各等分)
上咀,三歲兒服一錢,水半盞煎服。胃風(fēng)邪加去節(jié)麻黃;中風(fēng)體強,目上視加獨活。
平胃保和湯即平胃加山楂、麥芽。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理中湯治小兒受寒腹痛。
人參 白術(shù) 炙甘草 炮干姜
上等分,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五分,熱服。
七氣湯治七氣傷脾,結(jié)聚,大腹痛,不能乳食。
半夏(制一兩) 人參(二錢) 甘草(炙) 桂心(各一錢)
上咀,每服二錢,姜、棗煎,食前服。
指迷七氣湯治陰陽不升降,氣滯作痛。
青皮 陳皮 桔梗 莪術(shù)(炮) 肉桂 藿香 益智仁 香附子(制) 半夏(制)
甘草(各等分)
每服二錢,姜、棗煎。
桔梗枳殼湯治諸氣痞悶,心腹疼痛。
桔梗 枳殼(各等分) 甘草(減半)
每服二錢,姜煎服。
芍藥甘草湯治熱腹痛,小便不通,及治痘疹肚痛。
芍藥(一錢) 甘草(五分)
白水煎。加黃芩,名黃芩芍藥湯。
四順清涼飲治小兒血脈壅實,臟腑生熱,頰赤多渴,五心煩躁,睡不寧,四肢驚掣,及因乳哺不時,寒溫失度,令兒血氣不順,脾胃不調(diào),或濕吐連滯,欲成伏熱,或壯熱不飲,欲發(fā)驚癇。又治風(fēng)熱結(jié)核,頭面瘡瘍,目赤咽痛,余毒,一切壅滯,并宜服之。
芍藥 當(dāng)歸 甘草 大黃(各等分)
上咀,三歲兒服一錢,水半盞煎服。胃風(fēng)邪加去節(jié)麻黃;中風(fēng)體強,目上視加獨活。
平胃保和湯即平胃加山楂、麥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