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之數(shù)七,丈夫之數(shù)八。女子七七四十九,任脈虛,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丈夫八八六十四,五臟皆衰,筋骨解墮,精氣盡,脈弱形枯。女子過六十之期,丈夫逾七十之年,越天常數(shù)。上壽之人,若衣食豐備,子孫勤養(yǎng),承順慈親,恭行孝道,能調其飲食,適其寒溫,上合神靈,下契人理。此順天之道也。高年之人形羸氣弱,理自當然。其丈夫、女子年逾七十,面色紅潤,形氣康強,飲食不退,尚多秘熱者,此常理哉?且年老之人,痿瘁為常,今反此者,非真陽血海氣壯也,但診左右手脈,須大緊數(shù),此老人延永之兆也。老人真氣已衰,此得虛陽氣盛充于肌體,則兩手脈大,飲食倍進,雙臉常紅,精神強健,此皆虛陽氣所助也。雖時有煩躁膈熱,大腑秘結,但隨時以常平湯藥微微消解,三五日間自然平復。常得虛陽氣存,自然飲食得進,此天假其壽也,切不得為有小熱頻用轉瀉通利苦冷之藥疏解。若虛陽氣退,復歸真體,則形氣虺羸,臟腑衰弱,多生冷疾,無由補復。若是從來無虛陽之氣,一向憊乏之人,全在斟酌湯劑,常加溫補調停, 粥以為養(yǎng)治,此養(yǎng)老之先也。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⒅芯碚撾s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之數(shù)七,丈夫之數(shù)八。女子七七四十九,任脈虛,沖脈衰,天癸竭,地道不通。丈夫八八六十四,五臟皆衰,筋骨解墮,精氣盡,脈弱形枯。女子過六十之期,丈夫逾七十之年,越天常數(shù)。上壽之人,若衣食豐備,子孫勤養(yǎng),承順慈親,恭行孝道,能調其飲食,適其寒溫,上合神靈,下契人理。此順天之道也。高年之人形羸氣弱,理自當然。其丈夫、女子年逾七十,面色紅潤,形氣康強,飲食不退,尚多秘熱者,此常理哉?且年老之人,痿瘁為常,今反此者,非真陽血海氣壯也,但診左右手脈,須大緊數(shù),此老人延永之兆也。老人真氣已衰,此得虛陽氣盛充于肌體,則兩手脈大,飲食倍進,雙臉常紅,精神強健,此皆虛陽氣所助也。雖時有煩躁膈熱,大腑秘結,但隨時以常平湯藥微微消解,三五日間自然平復。常得虛陽氣存,自然飲食得進,此天假其壽也,切不得為有小熱頻用轉瀉通利苦冷之藥疏解。若虛陽氣退,復歸真體,則形氣虺羸,臟腑衰弱,多生冷疾,無由補復。若是從來無虛陽之氣,一向憊乏之人,全在斟酌湯劑,常加溫補調停, 粥以為養(yǎng)治,此養(yǎng)老之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