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藥方

    作者: 徐春甫

    芍藥清肝散治眵多 ,緊澀羞明,赤脈貫睛,臟腑秘結(jié)。

    白術(shù) 甘草 川芎 防風(fēng) 荊芥 桔梗 羌活 芍藥 柴胡 前胡 薄荷 黃芩 山梔 知母(各五分) 滑石 石膏 大黃 芒硝(各八分)

    水二盞煎一盞,食后熱服。

    洗肝散治風(fēng)毒上攻,暴作目腫,痛澀難開,眵淚不絕。

    川當(dāng)歸 羌活 薄荷 梔子 芎 生地黃 防風(fēng) 大黃 龍膽草 甘草(各等分)

    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diào)服。

    平肝散治迎風(fēng)冷淚。

    川芎 當(dāng)歸 赤芍藥 防風(fēng) 荊芥 柴胡 羌活 蟬蛻 菊花 蔓荊子 白芷(各五分)生地黃 膽草(各八分) 夏枯草(一錢) 甘草(三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去渣,加酒一杯同服。

    洗心散治心經(jīng)積熱,四 赤澀痛淚。

    黃連 生地黃(各一錢) 菊花 當(dāng)歸(各八分) 木通 梔子(各七分) 甘草(四分)

    水二盞,煎一盞,食后溫服。

    防風(fēng)通圣散治時(shí)行暴熱,風(fēng)腫火眼,腫痛難開,或頭面俱腫。

    防風(fēng) 荊芥 當(dāng)歸 川芎 赤芍藥 麻黃 薄荷 桔梗 黃芩 梔子 石膏 白術(shù) 連翹 大黃 樸硝(各等分)

    每服五錢,水二盞煎,食遠(yuǎn)溫服。

    涼膈散治膈上積熱攻頭,目腫痛赤澀。

    黃芩 梔子 薄荷 甘草 大黃 連翹 樸硝(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白湯調(diào)下,食遠(yuǎn)服。

    明目流氣飲治肝經(jīng)虛邪,風(fēng)熱上攻,眼目昏花,當(dāng)風(fēng)多淚,怕日羞明,赤澀難開,或生翳障,倒睫拳毛,眼弦赤爛。及婦人風(fēng)暴赤眼,包 黑應(yīng),作眼疾,皆效。

    大黃 川芎 大力子(炒) 菊花 防風(fēng) 細(xì)辛 白蒺藜(炒去刺) 梔子 黃芩 玄參 蔓荊子 草決明(炒) 荊芥 木賊 蒼術(shù)(各等分) 甘草

    上為末,每服二錢,臥時(shí)飲湯或酒下。

    蟬花無比散治大人小兒遠(yuǎn)年近日,一切風(fēng)眼氣眼,攻注昏暗,瞼生風(fēng)粟,或痛或癢,漸生翳膜,或久患頭風(fēng),牽搐兩目,漸漸細(xì)小眼眶赤爛,并宜治之。若常服此,祛風(fēng)退翳明目。

    蛇蛻(炒,一兩) 蟬蛻(去頭翅,一兩) 羌活 當(dāng)歸 石決明(鹽水煮一時(shí)) 川芎(各二兩)白蒺藜(炒去刺,八兩) 蒼術(shù) 防風(fēng) 芍藥 茯苓 甘草(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后米泔調(diào)服。

    還陰救苦湯治目久病,白睛微變青色,黑睛稍帶白色,黑白之間赤如帶,謂之包輪紅。視物不明,昏如霧露中,睛面高低不平,其色如死,甚不光澤,口干舌苦,眵多羞澀,上焦有熱。

    升麻 蒼術(shù) 甘草 知母 防風(fēng) 羌活 川芎(各半兩) 柴胡 細(xì)辛(二錢) 本(酒洗,四錢) 紅花(一錢) 桔梗(半兩) 黃連 黃芩 黃柏 歸尾(各七錢) 連翹 生地黃 膽草(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六錢,水二盞煎一盞,熱服。

    菊花決明散治風(fēng)熱毒攻,卒生翳膜,赤脈貫睛,羞明多淚,漸成內(nèi)障,暴發(fā)客熱,并宜服之。

    草決明(炒) 石決明(制) 羌活 甘菊花 蔓荊子 川芎 黃芩 木賊 石膏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連末服。

    (東垣)當(dāng)歸龍膽湯治眼中白翳。

    防風(fēng) 石膏 柴胡 羌活 五味子 升麻(各三分) 甘草 黃連 黃 (各五分) 黃芩(酒炒)黃柏(炒) 芍藥 龍膽草(酒洗) 歸身(各八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去渣入酒杯,余熱服。

    瀉熱黃連湯治內(nèi)障,眵淚 。

    黃連(酒炒) 黃芩(酒炒) 生地黃(酒洗) 龍膽草(酒洗。各一兩) 柴胡 升麻(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八分,午后熱服。

    萬應(yīng)蟬花散治一切眼疾,眵多怕日,上焦邪熱。

    蟬蛻 蛇蛻(各三錢) 川芎 防風(fēng) 羌活炙 甘草 蒼術(shù) 赤芍藥 當(dāng)歸 白茯苓(各一兩)石決明(制,半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食后臨臥米飲調(diào)下。

    無比蔓荊子湯治眼棱緊急,以致倒睫拳毛,損睛生翳,及上下瞼 赤爛,羞澀難開,眵淚稠粘。

    蔓荊子 當(dāng)歸 葛根 防風(fēng)(各五分) 人參 黃 (各一錢) 細(xì)辛 甘草(各三分) 黃連 柴胡(各一錢)

    水二盞,煎一盞,食遠(yuǎn)熱服。

    助陽活血湯治眼睫無力,常欲垂閉,或痛或昏。

    黃 (蜜炙) 甘草(水浸炙) 當(dāng)歸(酒洗。各五分) 白芷(四分) 蔓荊子(炒) 防風(fēng) 升麻(酒洗。各五分) 柴胡(七分)

    上作一服,水二鐘煎一鐘,食遠(yuǎn)稍熱服。

    當(dāng)歸養(yǎng)榮湯治眼珠痛甚,血少枯澀。

    當(dāng)歸 川芎 芍藥 熟地黃 防風(fēng) 白芷 羌活(各八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食后熱服。

    羌活勝風(fēng)湯治眵多 躁,緊澀羞明,赤脈貫睛,頭痛鼻塞,腫脹涕淚,腦顛沉重,眉骨酸痛,外翳如云霧絲縷,秤星螺蓋。

    白術(shù) 枳殼 羌活 川芎 白芷 獨(dú)活 防風(fēng) 前胡 桔梗 薄荷葉 荊芥穗 甘草 柴胡 黃芩(酒洗。各五分)

    水二盞煎一盞,熱服。

    柴胡復(fù)明湯治一切風(fēng)熱,赤澀多淚,疼痛翳陷。

    本 蔓荊子 川芎 白芍藥 羌活 獨(dú)活 白芷 柴胡 炙甘草 五味子 薄荷葉 桔梗 蒼術(shù)(米泔浸) 茯苓 黃芩(酒洗。各五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食后溫服。

    沖和養(yǎng)胃湯治內(nèi)障初起,視覺微昏,空中有黑花,神水變淡綠色,次則視歧,睹一成二。

    柴胡 白茯苓 當(dāng)歸(各八分) 五味子(九粒) 白芍藥 黃 羌活炙 甘草 防風(fēng)(各五分) 人參 白術(shù) 升麻 干葛(各一錢) 干姜

    上水三盞煎二盞,入黃芩、黃連各一錢,苒煎一盞,食后稍熱服。

    梔子勝奇散治一切赤脈縷睛,風(fēng)熱痛癢, 肉攀睛,眵多淚澀,羞明怕日。

    蟬蛻 草決明 川芎 荊芥穗 蒺藜 谷精草 菊花 防風(fēng) 羌活 密蒙花 甘草 蔓荊子 木賊 山梔子 黃芩(等分)

    上制為細(xì)末,每服二錢,食后臥時(shí),熱茶調(diào)下。

    龍膽草散治上焦風(fēng)熱,目赤羞明,近風(fēng)多淚, 肉攀睛,瘀肉隱痛,并皆治之。

    川芎 香附子(四兩) 龍膽草 甘草 草決明(炒) 木賊 凈菊花(各二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麥門冬薄荷湯加砂糖一匙同調(diào),食后臨臥服。

    瀉白散治風(fēng)熱翳膜血筋,一切肺熱外障。

    黃芩 梔子 當(dāng)歸 生地黃 赤芍藥(各等分)

    每服三錢,為散為湯任服。

    蟬花散治一切內(nèi)外障。

    蟬花 谷精草 白蒺藜 菊花 密蒙花 防風(fēng) 羌活 黃芩 梔子 甘草 川芎 木賊 草決明 蔓荊子 荊芥穗(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清茶或荊芥湯調(diào)下,食后臨臥服。

    豬肝枸杞酒治肝虛迎風(fēng)有淚。

    甘州枸杞子(肥者,二升,搗碎絹袋盛之,內(nèi)一斗酒中浸,封固密,三七日后,每朝夕飲之,任情勿醉) 豬肝(炙熟薄切,以花椒鹽醬蘸食之,用前枸杞酒壓之,只飲二三杯勿醉)

    竹葉瀉肝湯治眼目癮澀,稍覺 ,視物不明,內(nèi) 開竅如針孔,按之稍痛,浸浸膿出。

    柴胡 梔子 羌活 升麻 炙甘草 赤芍藥 草決明 澤瀉 白茯苓(各五分) 車前子 黃芩 黃連 大黃(酒洗。各七分) 青竹葉(十片)

    上水二盞煎一盞,食后稍熱服。

    光明夜靈散治目至夜便昏,雖有燈月,亦不能視。

    石決明( 復(fù)煮) 夜明砂(另研。各二錢) 豬肝(一兩生用,如不食豬,以白羯羊肝代之亦可)

    上二味和勻,以竹刀切肝作二片,以藥鋪一片,以一片合之,用皮紙包住,又用麻皮纏定,勿令藥出,淘米泔水一大碗,貯瓷罐內(nèi),不犯鐵器,入肝藥于中煮至小半碗,臨臥連肝藥并汁服盡。

    明目細(xì)辛湯治兩目發(fā)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風(fēng),惡燈火,多眵隱澀,鼻塞流涕,津唾稠粘,大便微硬。

    麻黃 羌活 防風(fēng) 本 川芎 細(xì)辛 白茯苓 蔓荊子 荊芥穗(各四分) 歸尾 生地黃(酒洗。各八分) 花椒(七粒)

    上水二盞,煎八分,食后臨臥稍熱服。

    神效明目湯治眼棱緊急,拳毛倒睫,兩瞼赤爛,疼痛昏澀,夜則難開,眵淚滿眼。

    干葛 黃連 黃芩(各五分) 蔓荊子 防風(fēng) 甘草(各四分) 細(xì)辛(三分)

    水盞半,蔥一根,煎七分,臨臥稍熱服。

    補(bǔ)肝散治肝風(fēng)內(nèi)障,不痛不癢,眼前常見五色黃白黑赤花,或視一物二形難辨。

    羚羊角 防風(fēng)(各二兩) 羌活 人參 車前子 白茯苓 細(xì)辛 玄參 黃芩(各一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

    明目清涼飲治一切熱眼痛淚羞明。

    當(dāng)歸 川芎 黃連 赤芍藥 防風(fēng) 荊芥 蔓荊子 連翹 生地黃 柴胡 膽草(各六分)

    桔梗 蟬蛻 薄荷 甘草(各三分)

    水二盞煎一盞,食后臨臥服。

    瀉脾散治眼目腫痛如桃,蓋是脾經(jīng)濕熱壅郁,上攻于目,以致瞼皮腫脹,內(nèi)搓目睛,宜服一貼即愈。

    蒼術(shù) 枳殼 赤芍藥 歸尾 川芎 黃連 柴胡 香附子 甘草(各五分) 大黃(二錢)樸硝(一錢)

    上水。一盞煎一盞,內(nèi)硝黃再煎二三沸,半饑溫服。

    (東垣)試效方治腦痛瞳子散大。

    熟地黃(八錢) 生地黃 當(dāng)歸身 黃柏 茺蔚子(炒研) 柴胡(各半兩) 芍藥(一兩二錢)川芎 防風(fēng)(酒洗) 知母(各三錢) 牡丹皮 寒水石 丹參(各二錢) 羌活 黑附子(童便入鹽煮熟,去皮臍,一錢)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每服七十丸,白湯下,隨以物壓之,忌多語。

    密蒙花散治小兒痘疹,及諸熱毒害眼。

    密蒙花(一錢半) 青葙子(一錢) 決明子(炒) 車前子(炒。各五分)

    上為末,羊肝一片,破開摻藥在內(nèi),仍合之,濕紙數(shù)層包裹,灰火煨熟,空心食之。

    二草散治小兒疳眼疼,并赤眼腫痛。

    甘草 龍膽草 當(dāng)歸(各一錢) 細(xì)辛(凈五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水一蓋煎五分,食后入砂糖三匙,溫和服。又三黃丸亦治疳眼,每日服一次為佳。

    合明散治小兒雀目,至夜不見物。

    石決明 夜明砂 蛤粉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三歲者每服五分,煮豬肝汁,辰后調(diào)服。

    (謙甫)還睛散治翳膜遮睛,昏澀淚出,瘀血 肉攀睛。

    川芎 龍膽草 草決明 石決明 荊芥穗 甘菊花 茺蔚子 楮實(shí)子 白茯苓(各一兩)甘草 木賊 白蒺藜(各七錢。炒) 川椒(去子炒出汗,一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食后茶清調(diào)下,日三服,忌一切雞魚濃味及蕎麥面熱物。

    雀目方治大人小兒雀目,蒼術(shù)末每服一錢,用羊子肝一個(gè),竹刀批破,摻藥在內(nèi),麻繩纏定,以粟米泔水一大碗煮熟,令患眼對(duì)瓶口熏之,藥氣少溫即吃之,如此三五次必效。

    簡要補(bǔ)肝散治肝虛目痛,冷淚不止,怕日羞明。

    夏枯草(七錢) 香附子(童便浸透,洗凈搗碎,曬干再研為末,一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臘茶調(diào)下。

    上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尤甚者神效?;蛴悬c(diǎn)上苦寒眼藥則痛甚者,亦神效。蓋目珠連目本,目本又名目系,屬厥陰之經(jīng)。夜甚及點(diǎn)苦寒藥反甚者,夜與寒并陰故也。丹溪云∶夏枯草有補(bǔ)養(yǎng)厥陰血脈之功,其草三月開花,遇夏即枯,蓋稟純陽之氣也。至哉斯言!故治厥陰目痛如神者,以陽治陰也。予嘗治目珠痛,及連眉棱骨痛,并頭半邊腫痛,遇夜則反甚,用黃連膏子點(diǎn)上,則又大痛,百藥不效。灸厥陰少陽則痛隨止半月,又灸又止者月余。遂以夏枯草二兩、香附子二兩、甘草四錢,同為細(xì)末,清茶調(diào)下一錢半,須臾減痛大半,至四五日良愈。又男子年六十,亦目珠連眉棱骨痛,夜甚,用苦寒藥點(diǎn)亦甚,與前證皆同,但有白翳二點(diǎn)在黑目及外,是為異耳。藥皆不效,亦以此藥應(yīng)手而愈。

    羚羊角飲治綠翳內(nèi)障,頭旋痛,眼內(nèi)痛澀。

    羚羊角 防風(fēng) 知母 人參 白茯苓 玄參 桔梗(各半兩) 細(xì)辛 黃芩 車前子(各二錢)

    上為粗末,每服半兩,水煎溫服。

    羚羊角湯治清翳內(nèi)障,勞倦頭旋,腦疼目痛。

    羚羊角 人參 玄參 地骨皮 羌活 車前子(去沙隔紙炒。各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煎食后下。

    保命拈痛散治目痛并頭額俱痛,兩目赤腫,時(shí)見黑花,脈弦,欲作內(nèi)障,得之于饑飽勞倦。

    柴胡 甘草 天花粉 當(dāng)歸 生地黃(各一兩) 黃芩(二兩,酒浸,半炒半曬)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盞半,姜一片、棗一枚,煎八分,稍熱服。

    本事菊花散治肝腎風(fēng)毒上沖眼痛。

    甘菊花 牛蒡子(炒) 防風(fēng)(各二兩) 甘草 白蒺藜(各一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熟水調(diào)下,食后臨臥服。

    防風(fēng)飲子治拳毛倒睫。

    人參 黃 炙甘草 當(dāng)歸(各八分) 防風(fēng) 葛根(五分) 細(xì)辛 蔓荊子(各三分)

    上水盞半煎七分,食后溫服,避風(fēng)寒。

    八味還睛散治肝肺相傳,停留風(fēng)熱,翳膜遮睛,痛澀眵淚。

    白蒺藜(炒去刺) 防風(fēng) 甘草 木賊 山梔仁(各七錢) 草決明(一兩,炒) 青葙子(二錢半炒) 蟬蛻(二錢,去土)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食后麥門冬煎湯調(diào)服。

    經(jīng)效散治眼因撞刺生翳,疼痛無時(shí),經(jīng)久不安,復(fù)被物擊,兼為風(fēng)熱所攻,轉(zhuǎn)加痛楚,不能見物。

    大黃 當(dāng)歸 赤芍藥(各一錢) 柴胡 甘草 連翹(各五分) 犀角(八分,鎊末)

    上除犀角在外,水盞半煎七分,去渣入犀角末,和勻,食后溫服。

    車前子散治肝經(jīng)積熱上攻眼目,順逆生翳,血貫瞳人,羞明多淚。

    車前子 草決明 菊花 密蒙花 羌活 甘草 黃芩 龍膽草 白蒺藜(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后米飲調(diào)下。

    四物龍膽湯治目痛暴作云翳,疼不可忍。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藥 生地黃(各一錢) 龍膽草 防風(fēng) 防己 羌活(各七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食后溫服。

    桑白皮散治風(fēng)氣壅塞,熱毒上攻,睛白腫脹,日夜疼痛,心煩氣喘,悶躁不安。

    桑白皮 杏仁(去皮尖) 玄參 枳殼 升麻 旋復(fù)花 防風(fēng) 赤芍藥 黃芩 甘草甘菊花 甜葶藶

    上等分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后溫服。

    (東垣)清神益氣湯治因脾胃虛弱之人,誤服洗肝散,或服寒涼過多,而目愈病者宜此。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各一錢) 炙甘草 麥門冬 五味子(各五分) 蒼術(shù) 陳皮 升麻 芍藥 防風(fēng) 黃柏 青皮(各六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煎一盞服。

    開明散治風(fēng)毒攻眼,朦澀膜脹通用。

    白蒺藜(炒去刺) 防風(fēng) 羌活 川芎 天麻 茯苓 蟬蛻(各五分) 蒼術(shù)(童便浸一宿用) 細(xì)辛 荊芥 茺蔚子 甘草(各三分) 甘菊(一錢)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鹽一點(diǎn),食后沸湯調(diào)下。

    (宣明)石膏羌活散治久患雙目不睹光明,遠(yuǎn)近內(nèi)外氣障風(fēng)昏,倒睫拳毛,一切眼疾。

    羌活 密蒙花 木賊 白芷 干菜子 蒼術(shù) 細(xì)辛 麻子 川芎 荊芥穗 甘菊花 石膏 黃芩 本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至二錢,食后臨臥用蜜湯調(diào)下,或茶清亦可。日進(jìn)三服,二十日后,大有神效。

    麥門冬湯治血貫瞳人,疼痛昏澀,及轆轤轉(zhuǎn)關(guān)外障。

    麥門冬(去心) 細(xì)辛 枯黃芩(酒洗) 桔梗 玄參(各八分) 大黃 芒硝(各五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去渣內(nèi)芒硝化清,食后溫服。

    煎胡犀角湯治傷寒熱后,兩目昏暗,或生浮翳。

    前胡 犀角屑 蔓荊子 青葙子(隔紙炒) 防風(fēng) 梔子仁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酒洗)菊花 羌活 決明子(炒) 車前子(微炒) 細(xì)辛 甘草(炙) 黃 (各五分)

    上水二盞煎八分,食后溫服。

    甘菊湯治內(nèi)外翳障,一切眼疾。

    甘菊花 升麻 旋復(fù)花 石決明 芎 大黃(酒蒸) 羌活 地骨皮 石膏 木賊 青葙子 車前子 黃芩 防風(fēng) 梔子 草決明(炒) 荊芥穗 甘草 黃連(各等分)

    上銼碎,每服二錢,水盞半,入蜜少許,同煎八分,去渣,食后臨臥溫服。

    (東垣)萬壽地芝丸治目不能遠(yuǎn)視能近視,此亦防近視。

    生地黃(四兩) 天門冬(去心,四兩) 枳殼(麩炒) 甘菊花(各二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后溫酒茶清任下。

    (東垣)定志丸治目不能近視,反能遠(yuǎn)視。

    遠(yuǎn)志(去心) 石菖蒲 白茯苓 人參(各三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朱砂為衣。米飲下十丸至二十丸。

    明目羊肝丸治肝虛風(fēng)熱,冷淚赤澀,內(nèi)外障眼。

    黃連(三兩) 家菊花 石決明( ) 熟地黃 龍膽草 當(dāng)歸 麥門冬 枸杞子 牛膝 防風(fēng) 羌活 黃柏 人參 柴胡 青鹽(各八錢) 肉桂(四錢) 羯羊肝(一具,烙干為末)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丸,溫水下。

    黃連羊肝丸治前證。只用黃連一味,同羊肝為丸服。

    還睛丸治男子?jì)D人風(fēng)毒上攻,眼目腫痛,怕日羞明,多饒眵疾,隱澀難開,臉 紅爛,瘀血侵睛,或患暴赤痛不可忍并效。又治偏正頭風(fēng)頭痛,頭目眩運(yùn),皆有奇效。

    白術(shù) 菟絲子 青葙子 防風(fēng) 羌活 白蒺藜(炒去刺) 密蒙花 木賊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xì)嚼白湯吞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還睛補(bǔ)肝丸治肝虛目暗,中風(fēng)淚下。

    白術(shù) 細(xì)辛 芎 決明子(微炒) 人參 羌活 當(dāng)歸 白茯苓 苦參 防風(fēng) 官桂 地骨皮 玄參 黃芩 五味子 車前子(微炒) 菊花 青葙子 甘草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不拘時(shí),米飲送下。

    決明丸治風(fēng)熱內(nèi)攻,外受風(fēng)邪,昏痛不能視物。

    草決明 細(xì)辛 青葙子 白蒺藜(炒去刺) 茺蔚子 芎 獨(dú)活 羚羊角(鎊) 升麻 防風(fēng) 玄參 枸杞子 黃連 菊花(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淡竹葉煎湯送下。

    決明益陰丸治目畏日惡火,沙澀難開,眵淚且多,久病皆治。

    羌活 獨(dú)活(俱酒洗,各半兩) 黃連(一兩) 歸尾(酒洗) 石決明( ) 草決明(炒)防風(fēng)(各半兩) 黃芩(酒炒,一兩) 甘草(半兩) 黃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茶清下。

    開明丸治年深日久,翳障昏朦,寂無所見,一切目疾。

    熟地黃(二兩,酒浸搗) 細(xì)辛(一兩) 杏仁(去皮尖炒,半兩) 車前子 麥門冬 蘇仁 菟絲子 地膚子 茺蔚子 枸杞子 草決明 五味子 防風(fēng) 澤瀉 黃芩(各一兩) 官桂 青葙子 北葶藶(各半兩) 羊肝(一具,須用白者,將肝薄切,瓦上焙干為末,或用煮熟研爛為泥,和藥稠者以蜜清之)

    上為細(xì)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熱水下,日二服,忌辛熱。

    夜光丸(一名雙美丸) 治眼目昏暗諸疾,兼退翳膜。

    川椒(去閉目并合口者,炒出汗,一斤半,搗取凈末一斤) 甘菊花(取末,一斤)

    上和勻,取肥地黃十五斤,搗取汁八九升許,將前藥末拌浸令勻,曝稍干入盤中,攤曝三四日,取干濕得所,勿令大燥,入煉蜜二斤同搗,千杵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服二次,熟湯下。久久服之,目能夜視,發(fā)白再黑,通神強(qiáng)志,延年益壽。一方用熟地黃二兩,浸酒丸蒸九曝。食后細(xì)嚼,飲湯茶清任下。

    石斛夜明丸治神水散大,昏如霧露,眼前黑花,睹物成二,久則光不收斂,及內(nèi)障神水淡白綠色。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人參 白茯苓 熟地黃(酒洗) 生地黃(酒洗。各一兩) 川芎 甘草(炙) 枳殼(麩炒) 羚羊角(鎊) 青葙子(微炒) 五味子(炒。各半兩)菟絲子(制) 家菊花 杏仁 干山藥 甘州枸杞子 牛膝(酒洗。各七錢) 白蒺藜(炒去刺)肉蓯蓉(酒洗去鱗炙) 石斛(酒洗。各半兩) 黃連(酒炒) 草決明(炒。各一兩) 犀角(鎊,半兩) 防風(fēng)(一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溫酒鹽湯任下。

    通氣利中丸治眵多 ,緊澀羞明,赤脈貫睛,臟腑秘結(jié)。

    白術(shù)(炒,一兩) 白芷 羌活 黃芩(酒洗) 滑石(飛) 牽牛(取末。各半兩) 大黃(酒蒸,二兩半)

    上除滑石、牽牛,余共為末,滴水和丸,梧桐子大。臨睡茶湯送下三十丸至百丸。

    黃連天花粉丸治同前。

    黃連(酒炒) 天花粉 家菊花 川芎 薄荷葉 連翹(各半兩) 黃芩 梔子(炒。各四兩)黃柏(酒炒,六兩)

    上為細(xì)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百丸,食后臨睡茶湯下。

    錦鳩丸治肝經(jīng)不足,風(fēng)邪內(nèi)乘,上攻目暗,淚出羞明,隱澀癢痛,瞻視茫茫,多見黑花,或生翳膜并治。

    防風(fēng) 甘菊花(各三兩) 牡蠣 黃連 白蒺藜 細(xì)辛 草決明 蘇仁 瞿麥 白茯苓(各二兩)蔓荊子(二升,淘凈,絹袋盛飯上蒸一時(shí),取出搗爛曬干) 斑鳩(一只,去毛腸嘴爪,用武火連骨炙干) 羯羊肝(一具,批片,火炙焦燥)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臨臥溫酒白湯任下,日三次。如久患外障,服藥未效,加至五十丸必效。

    千金磁石丸升降水火,明眼目,益心腎。

    磁石(燒紅淬酒中,以碎散為度,研至無聲,二兩) 朱砂(一兩,另研) 神曲(炒,二兩) 沉香(五錢)

    上為細(xì)末,別用生神曲,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湯下。磁石法水入腎,朱砂法火入心,沉香佐之,是則升降水火。

    補(bǔ)胃丸治腎氣不足,眼目昏暗,瞳人不合,漸成內(nèi)障。

    五味子(炒) 熟地黃(酒洗焙) 枸杞子 楮實(shí)子(炒) 覆盆子(酒浸) 肉蓯蓉(酒浸焙)車前子 石斛(各一兩) 青鹽 沉香(另研。各半兩) 磁石( 紅醋淬水飛過) 菟絲子(酒制。各二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悟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鹽湯下。

    加減駐景丸治肝腎不足,目視KT KT 。

    車前子(微炒) 當(dāng)歸 熟地黃(酒洗。各五兩) 川椒(炒。各一兩) 楮實(shí)子 五味子 枸杞子 菟絲子(制。各四兩)

    上為細(xì)末,蜜水煮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神芎丸治內(nèi)熱火眼赤腫,或白睛黃色。(方見積熱門。)

    撥云退翳丸治一切內(nèi)外障膜遮睛昏暗,大效。

    草決明(炒) 蔓荊子(炒) 薄荷葉 枳實(shí) 甘草 白蒺藜(炒去刺) 甘菊花 荊芥穗 川芎 木賊 羌活 當(dāng)歸(各兩半) 蟬蛻 蛇蛻(各半兩) 地骨皮 密蒙花 天花粉 黃連(各一兩) 川椒(去目,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后臨臥,日進(jìn)三服,細(xì)嚼米飲下。

    (東垣)益陰胃氣丸專治腎水不能制火目疾。此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熟地黃(酒洗) 生地黃(各三兩) 牡丹皮 澤瀉 當(dāng)歸 山茱萸 茯苓 柴胡 五味子 干山藥(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辰砂末為衣。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鹽湯下。

    (東垣)滋陰地黃丸治血少神勞腎虛,眼目昏暗。

    黃連(一兩) 黃芩 當(dāng)歸身 熟地黃(各七錢) 生地黃(酒洗,一兩半) 五味子 人參 炙甘草(各三錢) 地骨皮 天門冬 柴胡 枳殼(各二錢)

    上為細(xì)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后臨臥茶清下,日三服。

    觀音丸治內(nèi)外翳障失明,或欲結(jié)青光內(nèi)障,或赤脈疼痛皆治。

    血竭 熊膽(研。各二錢) 人參(半兩) 蛇蛻(皂角水洗,瓦上焙燥) 木賊(童便浸)蒼術(shù)(制) 威靈仙(各二錢) 黃連 地骨皮 蔓荊子 茺蔚子 車前子 川芎 當(dāng)歸 羌活 蟬蛻石決明 蠶蛻紙(二十幅,炒焦)

    上為細(xì)末,用羯羊肝一具,擂碎去筋膜,將肝慢火煮半生熟,和藥同搗,用粟米粉調(diào)肝汁煮糊,搗藥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后溫米飲下,日二次。

    墜翳丸治年深眼疾,及白翳大者。

    人參 當(dāng)歸(各一錢) 赤芍藥 白蒺藜(炒去刺) 川芎 細(xì)辛 旋復(fù)花 五味子(各二錢)荊芥 黃芩 防風(fēng) 柴胡 羌活(各三錢) 黃連 知母 木賊(各二錢) 甘菊花(一錢) 甘草(三錢。以上銼曬干為末,不用火焙,然后入后藥內(nèi)) 磁石( 淬,三錢) 石膏(三錢) 珍珠(一錢) 麝香(一字) 琥珀(二錢) 石決明(一枚,生用) 硼砂(二錢半)

    上為細(xì)末,入前藥一處,用粳米糊丸,如龍眼大,朱砂為衣,取日氣陰干。臨臥及食后細(xì)嚼三丸,白湯送下,或淡鹽棗湯皆可下。

    磁石丸治雷頭風(fēng)變內(nèi)障。

    磁石( 醋淬) 五味子 干姜 牡丹皮 玄參(各一兩) 附子(制,三錢)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茶湯或鹽湯任下。

    羌活退翳丸(一名地黃丸) 治內(nèi)障右眼小 青白翳,大 微顯白翳,腦痛瞳人散大,上熱,大便澀,小便如常,日昧天陰則昏盲不能視。

    熟地黃 生地黃(酒洗) 黃柏(酒炒) 當(dāng)歸(酒洗) 茺蔚子 丹參(各半兩) 黑附子(炮)寒水石 赤芍藥 防己(酒制。各一錢) 知母(鹽水炒) 牡丹皮 羌活 川芎(各三錢)柴胡(二錢半)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下。如消食未盡,候饑時(shí)服之,忌語言,隨后以食壓之。東垣云∶翳在大 ,加葛根升麻,翳在小 ,加柴胡羌活是也。

    嚴(yán)電丸治男婦肝腎久虛,風(fēng)熱壅目,并宜服之。

    川芎 防風(fēng) 甘松 細(xì)辛 杏仁 香附子 甘菊花 蒼術(shù)(泔浸) 枸杞子 荊芥 蟬蛻 赤芍藥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白湯送下。

    三花五子丸治五臟風(fēng)熱上攻,肝虛頭痛,眼見飛花,或生翳障,并宜服之。

    密蒙花 旋復(fù)花 甘菊花 草決明(炒) 石決明( ) 枸杞子 地膚子(炒) 菟絲子(酒蒸)大力子(炒)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麥門冬湯下。

    固本還睛丸治遠(yuǎn)年一切目疾,內(nèi)外翳障遮睛,風(fēng)弦爛眼,及老弱昏眼多眵,迎風(fēng)冷淚,視物昏花并治。

    天門冬(去心酒浸,搗爛如泥) 麥門冬(去心焙干另研) 山藥(一兩半) 熟地黃(酒洗煮爛搗如泥,不犯鐵器,三兩) 人參(二兩半) 白茯苓 枸杞子(各一兩半) 川牛膝(酒洗) 石斛 草決明(微炒) 杏仁(去皮尖) 甘菊花 菟絲子(制)羚羊角(鎊。各一兩) 犀角(銼,八錢) 防風(fēng)(七錢) 五味子 甘草(各四兩) 白蒺藜(炒去刺)黃連 枳殼 青葙子 川芎(各六錢)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鹽湯下。

    遠(yuǎn)志丸清心益肝明目退翳。

    人參 遠(yuǎn)志 茯神 蘆薈 琥珀 蔓荊子 川芎 生地黃 熟地黃 茺蔚子 蟬蛻 車前子細(xì)辛 白蒺藜(炒去刺) 石菖蒲(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飲湯臨臥下。

    空青丸治沉翳。細(xì)看方書,其病最深。

    空青(二錢) 細(xì)辛 五味子 石決明(另研) 車前子(各一兩) 知母 生地黃 防風(fēng)(各二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茶湯下。

    青葙子丸治肝心毒熱丁翳入黑睛。

    青葙子 藍(lán)實(shí) 枳殼(麩炒) 大黃(酒炒) 茺蔚子 草決明 黃連 細(xì)辛 麻黃 車前子(各一兩)菊花 甘草(炙。各二兩) 鯉魚膽 雞膽(各一枚,陰干) 羚羊角(鎊,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食后茶清下二十丸,日三服。兼治外障一切目疾。

    茺蔚子丸治氣熱病后眼暗,及有翳膜。

    茺蔚子 澤瀉 枸杞子 青葙子 枳殼 生地黃(各一兩) 石決明 麥門冬(各兩半)細(xì)辛(半兩) 車前子 黃連(各二兩)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白湯下。

    槐子丸治肝虛風(fēng)邪所致攻目偏視。

    槐子仁(二兩) 酸棗仁(炒) 覆盆子 柏子仁 車前子 白蒺藜(炒去刺) 牛蒡子(炒)蔓荊子 茺蔚子

    上等分為細(xì)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臨臥溫白湯各一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