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藥方

    作者: 徐春甫

    (《局方》)五積散治寒濕流注經(jīng)絡(luò),腳膝腫滿疼痛等證。(方見寒門。)

    (東垣)羌活勝濕湯治濕注腳腿腫痛,寒熱交作,不能行步。(方見濕門。)

    (《三因》)麻黃左經(jīng)湯治風(fēng)寒暑濕流注足太陽經(jīng),腰足攣痹,關(guān)節(jié)腫痛,憎寒發(fā)熱,無汗惡寒,或自汗惡風(fēng),頭痛惡食。

    麻黃 葛根 細(xì)辛 羌活 白術(shù) 茯苓 防風(fēng) 防己 肉桂 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五錢,姜棗煎,食遠(yuǎn)服。

    半夏左經(jīng)湯治足少陽經(jīng)為風(fēng)寒暑濕流注,發(fā)熱,連及腰脅痛,頭目眩,嘔吐不食,熱悶煩心,腿痹緩縱不隨。

    半夏 葛根 柴胡 細(xì)辛(各八分) 白術(shù) 茯苓 麥門冬 桂枝 防風(fēng) 甘草 黃芩(各五分)干姜(三分)

    上咀,水盞半,姜棗煎服。熱悶加竹瀝,喘急加桑白皮、杏仁。

    六物附子湯治四氣流注于足太陰經(jīng),骨節(jié)煩疼,四肢拘急,自汗短氣,小便不利,手足或時(shí)浮腫。

    附子 肉桂 防風(fēng)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炙。各七分)

    上咀,水盞半,姜棗食遠(yuǎn)煎服。

    (《濟(jì)生》)檳榔湯治一切香港腳,散氣疏壅。

    檳榔 香附子 陳皮 紫蘇葉 木瓜 五加皮 甘草(炙。各七分)

    上咀,水盞半,姜煎八分服。

    大腹皮散治諸香港腳腫痛,小便不利。

    大腹皮(一錢) 檳榔 荊芥穗 烏藥 陳皮(各七分) 紫蘇葉 蘿卜子(炒。各五分)沉香(五分) 桑白皮 枳殼(炒) 木瓜(各八分) 紫蘇子(炒研,五分)

    上咀,水盞半,姜煎八分,食遠(yuǎn)服。

    澹寮方治香港腳入腹沖心、疼痛腫滿,大小便秘。

    沉香 木香 羌活 白芍 檳榔(各五分) 蘇葉 蘇子(炒) 木瓜(各七分)青皮 枳殼 撫芎 甘草(各三分)

    上咀,作一服,水盞半姜煎食遠(yuǎn)服。

    (東垣)當(dāng)歸拈痛湯治濕熱香港腳為病,肢節(jié)煩疼,背沉重,胸脅不利,兼遍身疼痛,下注足脛,腫痛不可忍。

    人參 苦參 升麻 葛根 蒼術(shù)(各四分) 羌活 甘草(炙) 黃芩(酒炒) 茵陳(酒炒。各一錢) 防風(fēng) 當(dāng)歸身 知母(鹽酒炒) 澤瀉 豬苓 白術(shù)(炒。各五分)

    上咀,水二盞煎一盞,空心溫服。

    (《局方》)換腿丸治足三陰經(jīng)為風(fēng)寒暑濕之氣所乘,發(fā)為攣痹緩縱,上攻胸脅肩背,下至腳膝疼痛,足心發(fā)熱,行步艱辛。

    薏苡仁 南星 防己 石斛 檳榔 萆 石楠葉 羌活 防風(fēng) 木瓜(各四兩) 川牛膝(酒浸) 當(dāng)歸 天麻 續(xù)斷(各一兩) 黃 (一兩半)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宣明》)導(dǎo)水丸治香港腳 腫疼痛,或發(fā)熱濕熱盛者。

    除濕丹治內(nèi)傷香港腳腫痛。(二方見濕門。)

    (東垣)開結(jié)導(dǎo)引丸檳榔氣,飲食不消,必下痞悶。

    白術(shù) 茯苓 陳皮 半夏(各一兩) 神曲(炒) 麥芽(炒) 枳實(shí)(炒) 澤瀉(各半兩) 干姜巴豆霜(各二錢)

    上為細(xì)末,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水下。

    (《局方》)木香檳榔丸治食積氣滯,香港腳沖胸,心腹飽悶。(方見氣門。)

    三花神佑丸治濕熱流注,香港腳浮腫,肢節(jié)煩疼,步重墜。(方見痰飲門。)

    搜風(fēng)順氣丸治干澀香港腳。(方見風(fēng)門。)

    搜風(fēng)丸治香港腳內(nèi)壅。

    大黃 檳榔 枳殼(炒。各半兩) 黑牽牛(取頭末,二兩)

    上為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飲下。

    木香行氣散治香港腳風(fēng)寒濕氣走注,及腳生濕瘡,此藥止痛去風(fēng)濕行氣。

    木香(二錢半) 黃 木通 桑白皮 白術(shù)(各半兩) 牽牛(兩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五更初酒調(diào)服,作丸服亦可。

    (《三因》)大黃左經(jīng)湯治四氣流注足陽明經(jīng),使腰腳赤腫痛不可行,大小便秘,或惡聞食氣,喘滿自汗。

    細(xì)辛 茯苓 羌活 大黃 甘草(炙) 前胡 枳殼(炒) 濃樸(炒) 黃芩 杏仁(各五分)

    上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遠(yuǎn)服。

    加味敗毒散治足三陰經(jīng)受熱,毒瓦斯流注,腳踝上 赤腫痛,寒熱如瘧,或無汗惡寒,自汗惡風(fēng)。

    羌活 獨(dú)活 前胡 柴胡(各五分) 枳殼 川芎 桔梗 甘草 人參(各四分) 茯苓 大黃(煨)蒼術(shù)(各一錢)

    上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yuǎn)服。

    (東垣)羌活導(dǎo)滯湯治香港腳初發(fā),一身盡痛,或肢節(jié)腫痛,便溺阻隔。先以此藥導(dǎo)之,后用當(dāng)歸拈痛湯。

    羌活 獨(dú)活 漢防己 當(dāng)歸(各錢) 大黃(酒蒸。一錢) 枳實(shí)(五分)

    上水盞半煎七分服。

    (《良方》)雞鳴散治香港腳第一品藥,不問男女皆可服。如感風(fēng)濕流注腳痛,筋脈腫大,痛不可忍,其效如神。

    檳榔(七枚) 陳皮 木瓜(各一兩) 吳茱萸(二錢) 生姜(連皮) 桔梗(各半兩)紫蘇(三錢)

    上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碗半,去渣再用水二碗煎一碗,以兩次煎汁相合,安頓床頭。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只冷服,冬月略溫亦得,服后用餅餌壓下,如服不盡,留次日漸漸服亦可。服此藥至天明大盒飯下黑糞一碗許,即是原腎家感寒濕毒瓦斯下瀉也。

    至早晚前后痛住腫消是效。

    木瓜湯治香港腳。

    干木瓜 大腹皮 紫蘇 木香 羌活 甘草(炙。各一錢) 茯苓 陳皮(各八分)

    上水二盞煎一盞,空心服。

    透骨丹專治香港腳。

    川烏(炮) 羌活 沉香 乳香(另研) 川芎 檳榔 木瓜(各一兩) 木香(兩半) 白茯苓(二兩)

    上為末,曲糊丸,梧桐子大。食前姜湯下六十丸。

    沉香大腹皮散治香港腳腫滿沉重疼痛,筋脈不利。此證皆由濕氣停滯經(jīng)絡(luò),服之則血?dú)夂推?,腳輕利為效。

    沉香 檳榔 烏藥 桑白皮(炒) 木通 茴香 甘草 紫蘇子 陳皮 白茯苓 荊芥穗 紫蘇葉(各一兩) 棗兒 檳榔(一兩) 枳殼(炒,半兩)

    上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姜五片、蘿卜五片煎七分,食前溫服,日進(jìn)二服,十日后日進(jìn)一服,病愈即止。如無蘿卜,用卜子一錢炒研。如是大便干燥,即服加減神功丸。

    立效散療苦香港腳攻心。此方消腫甚效,及治暴腫。

    檳榔(七枚) 姜(二兩) 陳皮 吳茱萸 紫蘇 木瓜(各一兩)

    上水三升煎一升三合,分作二服。

    沉香湯治香港腳攻心,煩悶氣促,腳酸疼。

    沉香(五分) 赤芍藥(錢半) 木通(五分) 紫蘇(一錢) 檳榔(五分) 吳茱萸(三分)

    上水盞半、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時(shí)溫服。

    (《三因》)神應(yīng)養(yǎng)真丹治厥陰經(jīng)為四氣進(jìn)襲,左癱右瘓,痰涎,半身不遂,手足頑麻,語言蹇滯,腳膝榮氣凝滯,遍身疼痛。

    四物湯加羌活、天麻,為細(xì)末,蜜丸雞子大,每服一丸,木瓜、菟絲子浸酒下。

    (《金匱》)八味丸治足少陰經(jīng)香港腳入腹,腹脹疼痛氣喘,腎經(jīng)虛寒致此證,最急,以腎乘心,水克火。老人病此死不旋踵,宜服此。(方見虛損門。)

    加味四斤丸治血少香港腳,足痿酸疼。(方見痰門。)

    (《三因》)紫蘇湯治腳弱上氣,陰陽交錯(cuò),清濁不分,上重下虛,中滿喘急,嘔吐自汗,無復(fù)紀(jì)律。

    紫蘇子(炒) 半夏(制。各一錢) 前胡 濃樸(姜汁炒) 甘草(炙) 當(dāng)歸身(各七分) 陳皮 肉桂(各四分)

    上水盞半、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shí)服。

    (《三因》)獨(dú)活寄生湯治肝腎虛弱,風(fēng)濕內(nèi)攻,兩足弱,痿痹攣痛。(方見腰痛門。)

    勝駿丸治元?dú)獠蛔?,為寒濕之氣所襲,腰足攣拳,腳面連指走痛無定,筋脈不伸,行步不隨。

    常服益真氣壯筋骨。

    附子(一枚,炮) 當(dāng)歸(酒洗) 天麻 牛膝(酒洗) 木香 酸棗仁(炒) 熟地黃 防風(fēng)(各二兩)木瓜(四兩) 羌活 乳香(各半兩) 麝香(二錢) 全蝎(炒) 沒藥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用生地黃三斤研如泥,入無灰酒四升,煮爛如膏,以前藥和勻,杵令堅(jiān),每?jī)勺魇?,?xì)嚼,臨睡酒下。如冬月無地黃,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良方》)紫蘇散治香港腳風(fēng)毒,腳重腫痛。

    紫蘇 桑白皮 茴香(炒) 木通(各七分) 枳殼(錢半) 羌活 獨(dú)活 荊芥 甘草(炙)青皮 木瓜(各五分) 大腹皮(六分)

    上水盞半、姜三片、蔥白一莖煎七分,食遠(yuǎn)服。

    獨(dú)活湯治香港腳。

    獨(dú)活 麻黃(去節(jié)) 川芎 熟附子 牛膝 黃 (蜜炙) 人參 干姜 木香 當(dāng)歸 白芍藥 白茯苓 辣桂 杜仲 白術(shù) 甘草(炙。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錢,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一盞,食前溫服。

    四斤丸治腎經(jīng)虛寒,香港腳攻痛。

    木瓜 天麻 肉蓯蓉(酒洗) 牛膝(酒洗,焙。各一斤)

    上用無灰酒五升浸,春秋各五日、夏三日,冬十日足取出焙干,再入附子。(泡去皮臍,二兩)虎骨(酥炙,二兩) 上為末,用沒藥酒打糊丸,梧桐子大,空心煎木瓜酒鹽湯下五十丸。常服補(bǔ)虛除濕壯筋骨。

    石南丸治風(fēng)毒腳弱,重墜痛痹,脛腫生瘡、足心隱痛,不能著地,腳膝不能屈伸,上攻心腹頭面,二便秘澀。

    赤芍藥 五加皮 麻黃 陳皮 赤小豆 牛膝 杜仲(炒) 大腹皮 川芎(各二兩) 杏仁(去皮尖炒) 黑牽牛 石南藤(各三兩) 萆 獨(dú)活 木瓜(各四兩)

    上為末,酒浸,蒸餅為丸,梧桐子大??招哪竟蠝滔露?。

    茱萸丸治香港腳入腹,喘急欲死。

    吳茱萸(泡) 木瓜(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心酒飲任下。或以木瓜蒸爛研膏為丸尤妙。此方內(nèi)加大黃,名三將軍丸。

    (《直指》)二十四味輕腳丸治香港腳通用。

    當(dāng)歸(酒洗) 川芎 萆 (鹽水煮) 羌活 杜仲(制) 石南藤 薏苡仁 大檳榔 華陰細(xì)辛 枳殼(各一兩) 蒼術(shù)(炒) 五加皮 防風(fēng) 獨(dú)活 續(xù)斷(洗) 牛膝(酒浸) 威靈仙 海桐皮 木香 木瓜 麻黃 五靈脂 沒藥(另研。各三分) 滴乳香(半兩)

    上為末,酒浸糕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枳殼木瓜湯下。

    海桐皮酒治風(fēng)毒香港腳,膝脛疼痛。

    海桐皮 五加皮 川獨(dú)活 枳殼(炒) 防風(fēng) 杜仲(姜制) 牛膝(酒浸) 薏苡仁(炒。各兩半)生地黃(二兩半)

    上為末,用綿包,以醇酒一斗春浸七日,冬浸十四日。每日空心溫服一盞,午服一盞。

    (丹溪)防己飲治香港腳。

    白術(shù) 木通 防己 檳榔 川芎 甘草梢 犀角 蒼術(shù)(鹽水炒) 生地黃(酒浸) 黃柏(酒炒。各等分)

    大便實(shí)加桃仁,小便澀加牛膝,有熱加黃芩、黃連,大熱及時(shí)令熱加石膏,有痰加竹瀝、姜汁。如常腫者專主濕熱,另有對(duì)證方。

    (丹溪)蒼術(shù)黃柏丸治濕熱食積,痰飲流注香港腳。

    蒼術(shù)(鹽水炒) 黃柏(鹽水炒) 防己 南星 川芎 白芷 犀角 檳榔(各等分)

    血虛加牛膝、龜板。為末酒糊丸服。肥人加痰藥。

    健步丸治腳膝無力,腫痛難行。

    當(dāng)歸尾 芍藥 陳皮 蒼術(shù) 牛膝(各一兩) 生地黃 吳茱萸 條芩(各半兩) 桂枝(二錢)大腹子(三個(gè))

    上為末,蒸餅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術(shù)木通湯下。

    (丹溪)檳榔滑石散治濕痰香港腳,大便滑泄。

    蒼術(shù)(二兩) 防風(fēng)(一兩) 檳榔 川芎(各六錢) 香附(八錢) 條芩 滑石(各四錢)甘草(三錢)

    上為末,或丸或湯皆可服。

    應(yīng)痛丸治香港腳痛不可忍,此為劫劑。

    赤芍藥(炮去皮) 草烏(炮去皮尖)

    等分為末,酒糊丸,空心白湯下十丸。

    (丹溪)治婦人足脛腫方

    紅花(酒洗) 蒼術(shù) 牛膝 生地黃 黃柏 南星 草龍膽 川芎有筋動(dòng)于足大指,上至大腿近腰結(jié)了,乃因奉養(yǎng)濃,遇風(fēng)寒,宜四物湯加酒芩、紅花、蒼術(shù)、南星,姜煎服。

    (《集要》)二神湯治一切風(fēng)寒濕熱,足膝腫痛,腳骨作熱痛,雖一點(diǎn),能令步履艱辛、一切香港腳百用百效。

    蒼術(shù)(制) 黃柏(制。各三錢半) 水煎空心服,日二次。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