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十味保和湯治胃氣虛而滯作噯。
人參 茯苓 陳皮 半夏(姜制) 白術(各一錢) 藿香 香附子 砂仁(各六分)木香 炙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溫服。
(《本事》)枳殼散治心下痞悶作痛,多噫氣如敗卵。
枳殼 白術(各五分) 香附子(一兩) 檳榔(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日三服,不拘時。
(丹溪)半星丸治痰火氣噯。
半夏(制用姜) 南星(同上) 軟石膏 香附子 梔子(各等分)
上為末,神曲為丸服。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十味保和湯治胃氣虛而滯作噯。
人參 茯苓 陳皮 半夏(姜制) 白術(各一錢) 藿香 香附子 砂仁(各六分)木香 炙甘草(各三分)
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溫服。
(《本事》)枳殼散治心下痞悶作痛,多噫氣如敗卵。
枳殼 白術(各五分) 香附子(一兩) 檳榔(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日三服,不拘時。
(丹溪)半星丸治痰火氣噯。
半夏(制用姜) 南星(同上) 軟石膏 香附子 梔子(各等分)
上為末,神曲為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