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治法

    作者: 徐春甫

    寒淫于內(nèi),治以甘熱,佐以苦辛,以咸瀉之,以辛潤之,以苦堅之。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苦甘,以咸瀉之。反治之法,寒者熱之。

    丹溪云∶陽虛則惡寒,用參 之類,甚者,加附子,以行參 之功。

    虛勞冬月惡寒之甚,氣實者,宜利,宜解表,柴胡、干葛之類。腎經(jīng)積冷,下元虛憊者,宜安腎丸之類。

    《仁齋直指》曰∶茍得其養(yǎng),無物不長;茍失其養(yǎng),無物不消。人之處世,飲食為上,湯藥次之。惟其口腹不充,嗜欲無節(jié),所以臟中停寒而成沉痼。男子流精,女人下帶,骨寒腦冷,氣乏血衰,嘔吐惡心,久泄注下,皆其證耳。治療之法,惟貴乎溫補,不宜太剛,養(yǎng)氣血之劑,佐以姜桂,甚加附子為愈。若夫熱劑剛燥,急欲回陽,吾恐腎水易涸,虛火燭炎,難保其生,知者審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