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癩風,面上黑腫,肌肉頑麻,手足疼痛,遍身生瘡。先灸五臟俞穴,后服此藥。
烏蛇(去頭尾酒煮取肉) 白花蛇(同上制法) 石菖蒲 荊芥穗 蔓荊子 天麻(酒炒) 胡首烏(小黑豆拌,蒸、曬) 白楊樹皮(炒,各二兩) 甘草(炒) 地骨皮(酒炒) 枳殼(麩炒) 杜仲(鹽水炒)當歸(酒炒) 川芎(酒炒) 牛膝(鹽水炒,各一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酒下。
《串雅內(nèi)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術(shù)經(jīng)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癩風,面上黑腫,肌肉頑麻,手足疼痛,遍身生瘡。先灸五臟俞穴,后服此藥。
烏蛇(去頭尾酒煮取肉) 白花蛇(同上制法) 石菖蒲 荊芥穗 蔓荊子 天麻(酒炒) 胡首烏(小黑豆拌,蒸、曬) 白楊樹皮(炒,各二兩) 甘草(炒) 地骨皮(酒炒) 枳殼(麩炒) 杜仲(鹽水炒)當歸(酒炒) 川芎(酒炒) 牛膝(鹽水炒,各一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