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婦產科學》 三、惡性卵巢腫瘤

    惡性卵巢腫瘤占卵巢腫瘤的25%。

    (一)常見類型

    1.漿液性囊腺癌 是最常見的惡性卵巢腫瘤,占卵巢惡性腫瘤的40~60%,其中50~60%為雙側。發(fā)病年齡在40~60歲。腫瘤呈囊性或囊實性,組織軟而脆,表面呈菜花樣,囊內充滿菜花狀乳頭。常合并腹水,晚期則常有盆腔腹膜、大網腹等處的腫瘤種植和轉移。5年生存率約為25~35%。

    2.粘液性囊腺癌 發(fā)生率僅次于漿液性囊腺癌,表面光滑,呈結節(jié)狀。囊實性,囊內為粘液亦可見乳頭狀突起,5年生存率為40~50%。

    3.子宮內膜樣癌(腺癌) 少見,約占卵巢惡性腫瘤的20%左右,常為中等大小,切面實性或部分囊性,囊腔內見乳頭狀突起。組織類型與子宮內膜腺瘤相似。5年生存率約為40~50%。

    (二)臨床分期

    原發(fā)性卵巢惡性腫瘤的分期(FIGO,1985)

    Ⅰ期 腫瘤限于卵巢
    Ⅰa 腫瘤限于一側卵巢,無腹水,表面無腫瘤,包膜完整
    Ⅰb 腫瘤限于兩側卵巢,無腹水,表面無腫瘤,包膜完整
    Ⅰc?、馻或Ⅰb期腫瘤,但一側或雙側卵巢表面有腫瘤;或包膜破裂;或出現腹水含惡性細胞;或腹腔洗液陽性
    Ⅱ期 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伴盆腔內擴散
    Ⅱa 蔓延和/或轉移到子宮和/或輸卵管
    Ⅱb 蔓延到其它盆腔組織
    Ⅱc?、騛或Ⅱb期腫瘤,但一側或雙側卵巢表面有腫瘤;或包膜破裂;或出現腹水含惡性細胞;或腹腔洗液陽性
    Ⅲ期 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盆腔外有腹膜種植和/或后腹膜或腹股溝林巴結陽性。肝表面轉移定為Ⅲ期
    Ⅲa 腫瘤肉眼所見限于真骨盆,淋巴結陰性,但組織學證實腹膜表面有顯微鏡下種植。
    Ⅲb 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有組織學證實的腹膜表面種植,其直徑無一超過2cm,淋巴結陰性
    Ⅲc 腹腔種植直徑>2cm和/或后腹膜或腹股溝淋巴結陽性
    Ⅳ期 一側或雙側卵巢腫瘤有遠處轉移。胸水如有癌細胞為Ⅳ期,肝實質轉移為Ⅳ期

    (三)臨床表現

    卵巢癌早期多無癥狀,或伴有食欲不振,腹脹等消化道癥狀,常被忽視。晚期出現腹部增大,腹痛及腹部腫物,或原有的卵巢囊腫迅速長大,不規(guī)則陰道流血及消瘦、貧血等惡病質。

    (四)診斷

    卵巢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所以早期診斷有賴于定期普查。

    1.病史 應特別詢問過去有無盆腔腫塊史或近來腫物增長情況。40歲以上婦女有消化道癥狀而原因不明者,應行婦科檢查。

    2.全身檢查,可發(fā)現腹部腫塊,腹水征陽性。

    3.婦科檢查 宮旁腫塊,雖實性或囊實性,不規(guī)則,活動度差,常為雙側性。三合診發(fā)現后穹窿結節(jié)或腫塊。

    4.輔助檢查

    ⑴B超檢查 了解盆腔包塊的大小、囊實性、良惡性及有無腹水。

    ⑵細胞學檢查 通過腹腔穿刺取腹水查瘤細胞。

    ⑶免疫學診斷 癌胚抗原(CEA)在卵巢上皮性癌尤其是粘液性癌中升高明顯,有參考價值。甲胎蛋白(AFP)升高有助于卵巢內胚竇瘤的診斷。卵巢上皮性癌的單克隆抗體及多克隆抗體如CA125應用有助于早期診斷。

    ⑷腹腔鏡或剖腹探查 能在直視下觀察盆腔的病變性質、范圍,并作活檢。

    (五)治療

    1.手術治療 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手術時應先探查腹腔,明確病變范圍,有無淋巴結轉移。Ⅰ期癌在手術的同時,應將腹腔液或腹腔沖洗液送作細胞學檢查。盡可能作全子宮和雙側附件切除術、網膜切除術和闌尾切除術,瘤包膜完整、惡性度低、腹腔液中未發(fā)現瘤細胞的Ⅰa期年輕患者可僅作患側附件切除術,術后嚴密隨訪。Ⅱ、Ⅲ和Ⅳ期癌的手術范圍除和Ⅰ期癌相同外,須清掃腹主動脈和盆腔淋巴結,并可能將盆腔、腹腔內直徑在2cm以上的轉移瘤一一切除。在以上廣泛性切除的基礎上,殘余的小型病變就有可能用化療或放療根除。不可能行根治術時,亦應將大部分腫瘤切除,術后化療,待腫瘤縮小后再次手術。

    2.化療 卵巢癌對化療比較敏感,最長用而效果較肯定的藥物為烷化劑,其它類藥物亦有一定作用。目前常用的藥物有環(huán)磷酰胺、噻替哌、苯丙酸氮芥、更生霉素、馬法蘭、瘤可寧、5-氟脲嘧啶以及六甲嘧啶、順鉑、阿霉素等??蓡为毣蚵摵戏磸瓦M行多個療程治療。給藥途徑,除全身應用外,尚可于腹腔內用藥及腹壁下動脈插管注入,使局部藥物達到較高濃度,增強療效。

    3.放療 大面積腹腔注射,組織反應太大,患者無法耐受,應用較少。近年來應用高伏特帶形移動多次照射技術,可減少付反應,對預防腫瘤復發(fā)可能起到較好的效果。亦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腹腔內注入。

    4.免疾治療 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輔助的治療手段,其目的為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特異性殺傷腫瘤細胞,目前已進入臨床使用階段。

    手術、化療及放療三種方法綜合應用,可使卵巢癌患者的近期存活率有所提高。

    卵巢癌治療后常易復發(fā),一旦復發(fā),治療極為困難,效果不佳,五年存活率一般只能達到20-30%左右。因此,應加強隨訪。近年來,國外有采用再次甚至多次剖腹探查者,以明確療效及切除殘余和再發(fā)病灶,取得一定療效。如腫瘤確已消失,可?;煛T俅纹矢固讲榈臅r間以在化療12個療程后較好。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