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經(jīng)腹壁用手轉動胎兒,使不利于分娩的胎位(臀位、橫位)轉成有利于分娩的胎位(頭位或橫位轉成臀位),稱外倒轉術。
一、條件:
(一)胎兒正常,且為單胎;
(二)胎膜未破,有適量羊水;
(三)子宮無畸形。
二、禁忌癥
(一)高血壓,倒轉可能引起胎盤早剝;
(二)產(chǎn)前出血、雙胎、先露部已入盆及胎膜已破者;
(三)有剖宮產(chǎn)(或肌瘤剜除術)史者;
(四)估計胎兒不能從陰道娩出者;
(五)B超、多普勤檢查診斷或疑有臍繞頸者。
三、手術步驟
(一)倒轉前一小時口服硫酸舒喘靈0.4-4.8mg,排空膀胱后平臥,稍屈雙腿,聽胎心音;
(二)雙手分別握胎兒兩極,將頭慢慢向下推,臀向上推,推的方法以能保持頭的俯屈姿勢為宜。
(三)倒轉完畢后再聽胎心音,如有改變,應觀察10~20分鐘,若未恢復,應將胎兒轉回原位;
(四)倒轉成功后,再用毛巾或布墊分置腹部兩側,用腹帶包扎固定。
四、注意事項
(一)腹壁厚、子宮敏感、施術時感疼痛者,切勿勉強進行操作。
(二)回家后出現(xiàn)胎動活躍,腹痛或有陰道出血,應及時復診。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經(jīng)腹壁用手轉動胎兒,使不利于分娩的胎位(臀位、橫位)轉成有利于分娩的胎位(頭位或橫位轉成臀位),稱外倒轉術。
一、條件:
(一)胎兒正常,且為單胎;
(二)胎膜未破,有適量羊水;
(三)子宮無畸形。
二、禁忌癥
(一)高血壓,倒轉可能引起胎盤早剝;
(二)產(chǎn)前出血、雙胎、先露部已入盆及胎膜已破者;
(三)有剖宮產(chǎn)(或肌瘤剜除術)史者;
(四)估計胎兒不能從陰道娩出者;
(五)B超、多普勤檢查診斷或疑有臍繞頸者。
三、手術步驟
(一)倒轉前一小時口服硫酸舒喘靈0.4-4.8mg,排空膀胱后平臥,稍屈雙腿,聽胎心音;
(二)雙手分別握胎兒兩極,將頭慢慢向下推,臀向上推,推的方法以能保持頭的俯屈姿勢為宜。
(三)倒轉完畢后再聽胎心音,如有改變,應觀察10~20分鐘,若未恢復,應將胎兒轉回原位;
(四)倒轉成功后,再用毛巾或布墊分置腹部兩側,用腹帶包扎固定。
四、注意事項
(一)腹壁厚、子宮敏感、施術時感疼痛者,切勿勉強進行操作。
(二)回家后出現(xiàn)胎動活躍,腹痛或有陰道出血,應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