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取男子二十以來,無疾患,顏色紅白,頂心剪切者,良。先以苦參水浸一宿,濾出入瓶內,以火 赤,放冷研用,蓋發(fā)為血余,男子八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是發(fā)因人血氣,為生長榮枯血盛之人,發(fā)潤而黑。血枯之人,發(fā)燥而黃,味苦氣小寒無毒,入手足少陰經(jīng),為入血涼血養(yǎng)血止血,解毒養(yǎng)陰利水之用。頭垢,頭上垢膩也。味苦溫,其性滑潤而下走入陽明,故主勞復,婦人吹乳,并淋閉不通也。
發(fā) , 乃發(fā)根,用宜陳久,燒灰入劑,一名血余,補陰甚捷。凡口吐血鼻流血,血悶血暈血痢血淋,腸風崩帶,即之即止。咽口瘡,碗豆瘡,傷風風 ,驚熱驚癇,得此易痊,通關格五癃,利小便水道,療大人痙,且愈金瘡。同雞子黃熬油,敷孩子火灼腫毒,燒黑灰,吹鼻內,止大人衄血狂來,解毒止痛,長肉消瘀。初剃胎發(fā)血之嫩苗,老景得之,甚補衰涸。亂發(fā)常人落者,黑潤為良,燒制同前,血癥亦用,止赤白痢,通大小便,誤吞發(fā)繞喉,取自己發(fā)灰周送下,破傷風入腦,加何首末酒沃灌蘇。
又和諸藥熬膏,可貼癰疽消腫。篦下頭垢,名百齒霜,為丸治淋閉不通,及傷寒勞復,調膏療口咽酸水,并百魅鬼邪。竹木刺在肉中,津和涂即出,飛絲入眼內,點兩 立效,卒中酒毒蕈毒,酒化服漸安,乳癰初起,酒服亦效。剪髭須燒灰,敷癰瘡亦愈。
男陰毛,若合口咽汁,蛇咬毒不入腹傷人。
主治(痘疹合參) 人發(fā)補陰之功甚捷,凡痘鼻衄者,燒末吹之立止。胎發(fā)尤入疔毒,掩藥上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四十五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于2001年2月28日修訂通過,現(xiàn)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
2001年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01年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修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取男子二十以來,無疾患,顏色紅白,頂心剪切者,良。先以苦參水浸一宿,濾出入瓶內,以火 赤,放冷研用,蓋發(fā)為血余,男子八歲,腎氣盛,齒更發(fā)長,是發(fā)因人血氣,為生長榮枯血盛之人,發(fā)潤而黑。血枯之人,發(fā)燥而黃,味苦氣小寒無毒,入手足少陰經(jīng),為入血涼血養(yǎng)血止血,解毒養(yǎng)陰利水之用。頭垢,頭上垢膩也。味苦溫,其性滑潤而下走入陽明,故主勞復,婦人吹乳,并淋閉不通也。
發(fā) , 乃發(fā)根,用宜陳久,燒灰入劑,一名血余,補陰甚捷。凡口吐血鼻流血,血悶血暈血痢血淋,腸風崩帶,即之即止。咽口瘡,碗豆瘡,傷風風 ,驚熱驚癇,得此易痊,通關格五癃,利小便水道,療大人痙,且愈金瘡。同雞子黃熬油,敷孩子火灼腫毒,燒黑灰,吹鼻內,止大人衄血狂來,解毒止痛,長肉消瘀。初剃胎發(fā)血之嫩苗,老景得之,甚補衰涸。亂發(fā)常人落者,黑潤為良,燒制同前,血癥亦用,止赤白痢,通大小便,誤吞發(fā)繞喉,取自己發(fā)灰周送下,破傷風入腦,加何首末酒沃灌蘇。
又和諸藥熬膏,可貼癰疽消腫。篦下頭垢,名百齒霜,為丸治淋閉不通,及傷寒勞復,調膏療口咽酸水,并百魅鬼邪。竹木刺在肉中,津和涂即出,飛絲入眼內,點兩 立效,卒中酒毒蕈毒,酒化服漸安,乳癰初起,酒服亦效。剪髭須燒灰,敷癰瘡亦愈。
男陰毛,若合口咽汁,蛇咬毒不入腹傷人。
主治(痘疹合參) 人發(fā)補陰之功甚捷,凡痘鼻衄者,燒末吹之立止。胎發(fā)尤入疔毒,掩藥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