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查古籍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jì) 262 方。
蚶得水中之陽(yáng)氣,味甘氣溫?zé)o毒,甘溫能益氣而補(bǔ)中,則五臟安胃氣虛,心腹腰脊風(fēng)冷俱瘳,安胃健肝,食自消,臟暖則陽(yáng)自起,氣充則血自華也。殼味咸走血而軟堅(jiān),故能治血?dú)饫錃怵?,丹溪用以消血塊,化痰積者,此也今世糟其肉為侑酒之物。
瓦壟子即蚶子殼。消婦人血塊, 瘕,逐男子痰癖積聚,肉能醒酒,更主心腹冷痛,治腰脊冷風(fēng),利五臟,令人進(jìn)食,益中氣。暖臟起陽(yáng),益氣駐顏,健胃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