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即檳榔皮也。其氣味所主與檳榔大略相同,但檳榔性烈,破氣最捷,腹皮性緩下氣稍遲。味苦、辛、微溫,無毒。入足陽明、太陰經(jīng)。辛溫之氣,為通行下氣濕熱郁積水腫膨脹之藥,鴆鳥多集檳榔樹上,凡用宜先洗去黑水。復(fù)以酒洗后,以大豆升再洗,曬干方用。
大腹皮,下膈氣實佳,消浮腫甚捷,寬膨脹去水氣之要藥也。然病虛者勿用。子疏冷熱諸氣、大小二腸,止霍亂痰膈醋心,功心腹大腸癰毒,實癥相宜,虛癥亦忌。凡形如饅頭者,為大腹子,形如雞心者為檳榔。
主治(痘疹合參) 消腹脹,除浮腫,散毒瓦斯,體輕而浮,味咸而斂,故以走表消腫,導(dǎo)水疏氣為用,然脾虛水泛者禁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
第69號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gòu)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衛(wèi)生部部務(wù)會議討論通過,現(xiàn)予以發(fā)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長 陳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一卷。主張人身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闡明補陰療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即檳榔皮也。其氣味所主與檳榔大略相同,但檳榔性烈,破氣最捷,腹皮性緩下氣稍遲。味苦、辛、微溫,無毒。入足陽明、太陰經(jīng)。辛溫之氣,為通行下氣濕熱郁積水腫膨脹之藥,鴆鳥多集檳榔樹上,凡用宜先洗去黑水。復(fù)以酒洗后,以大豆升再洗,曬干方用。
大腹皮,下膈氣實佳,消浮腫甚捷,寬膨脹去水氣之要藥也。然病虛者勿用。子疏冷熱諸氣、大小二腸,止霍亂痰膈醋心,功心腹大腸癰毒,實癥相宜,虛癥亦忌。凡形如饅頭者,為大腹子,形如雞心者為檳榔。
主治(痘疹合參) 消腹脹,除浮腫,散毒瓦斯,體輕而浮,味咸而斂,故以走表消腫,導(dǎo)水疏氣為用,然脾虛水泛者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