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產后角弓反張者,因氣血耗損,腠理不密,汗出過多,神無所主,筋骨失養(yǎng),而有此虛象也。乃氣血虛極,宜大劑參、桂、 、術、歸、地、溫養(yǎng)之,不應,再加附子倍人參,名參附湯,猶未應,乃藥力未到,宜多用之。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產后角弓反張者,因氣血耗損,腠理不密,汗出過多,神無所主,筋骨失養(yǎng),而有此虛象也。乃氣血虛極,宜大劑參、桂、 、術、歸、地、溫養(yǎng)之,不應,再加附子倍人參,名參附湯,猶未應,乃藥力未到,宜多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