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失志傷腎,腎虛消渴,小便無度。
鹿茸(去毛,炙) 熟地黃 黃 五味子 雞 (麩炒) 肉蓯蓉(酒浸)山茱萸 破故紙(炒) 牛膝(酒浸) 白茯苓 人參(各七錢五分) 麥冬(去心,二兩) 地骨皮 玄參(各五錢) 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下。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熱病更突出。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失志傷腎,腎虛消渴,小便無度。
鹿茸(去毛,炙) 熟地黃 黃 五味子 雞 (麩炒) 肉蓯蓉(酒浸)山茱萸 破故紙(炒) 牛膝(酒浸) 白茯苓 人參(各七錢五分) 麥冬(去心,二兩) 地骨皮 玄參(各五錢) 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