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
查古籍
(公元 1742 年)清.吳謙(六吉)等編。九十卷。包括《訂正傷寒論注》、《訂正金匱要略注》、《刪補名醫(yī)方論》及“四診”、“運氣”、“傷寒”、“雜病”、“婦科”、“幼科”、 “痘疹”、“種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心法要訣。各分子目,有圖說方論,此較簡明易學。
如人汗出不已,此亡陽,氣欲散也,故必以補為斂之為得也。方用∶人參(一兩)黃(一兩)當歸(一兩)麥冬(三錢)五味子(一錢)桑葉(五片)炒棗仁(一錢)水煎服。
〔此方之妙,全在用參、歸以補氣,用山、萸五味以斂氣,則補足以濟斂之功,而斂足以滋補之益。況又有桑葉收汗之妙品,調停于補斂之中,不偏于斂,亦不偏于補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