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疔腫第一

    作者: 孫思邈。

    (論一首方二十九首 證十五首灸法一首)

    論曰∶夫稟形之類,須存攝養(yǎng)。將息失度,百病萌生。故四時代謝,陰陽遞興。二氣更相擊怒,當是時也,必有暴氣。夫暴氣者,每月之中,卒然大風大霧,大寒大熱,若不時避,人忽遇之,此皆入人四體,頓折皮膚,流注經(jīng)脈,遂使腠理壅隔,營衛(wèi)結(jié)滯,陰陽之氣不得宣泄,變成癰疽疔毒,惡瘡諸腫。至于疔腫,若不預(yù)識,令人死不逮辰。所以養(yǎng)生之士須早識此方,凡是瘡痍無所逃遁。

    凡療疔腫,皆刺中心至痛。又刺四邊十余下,令血出,去血敷藥,藥氣得入針孔中。若不達瘡內(nèi),療不得力。

    又其腫好著口中頰邊舌上,見赤黑如珠子,磣痛應(yīng)心是也。是秋冬寒毒久結(jié)皮中,變作此疾,不即療之,日夜根長,流入諸脈數(shù)道,如箭入身捉人不得動搖。若不慎口味房室,死不旋踵。經(jīng)五六日不瘥,眼中見火,神昏口干心煩,即死也。

    一曰麻子疔,其狀肉上起頭,大如黍米,色稍黑,四邊微赤多癢,忌食麻子及衣麻,勿入麻田中行。

    二曰石疔,其狀皮肉相連,色烏黑如黑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內(nèi)隱隱微疼,忌瓦礫磚石之屬。

    三曰雄疔,其狀 頭黑 ,四畔仰瘡 漿起,有水出,色黃大如錢孔形高,忌房室。

    四曰雌疔,其狀瘡頭稍黃,向里 亦如灸瘡,四畔 漿起,心凹色赤,大如錢孔,忌房室。

    五曰火疔,其狀如湯火燒灼,瘡頭黑 ,四邊有 漿起,如赤粟米,忌火炙爍。

    六曰爛疔,其狀色稍黑有白斑,瘡中潰潰則有膿水流出,瘡形大小如匙面,忌沸熱食爛臭物。

    七曰三十六疔,其狀頭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大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后日生三,乃至十,若滿三十六,藥所不能治,如未滿三十六者可治,俗名黑 。忌嗔怒蓄積愁恨。

    八曰蛇眼疔,其狀瘡頭黑皮上浮,生形如小豆,狀似蛇眼,大體硬,忌惡眼看,并嫉妒人見之及毒藥。

    九曰鹽膚疔,其狀大如匙面,四畔皆赤,有黑粟粒起,忌食咸物。

    十曰水洗疔,其狀大如錢形或如錢孔大,瘡頭白里黑 ,汁出中硬,忌飲漿水,水洗渡河。

    十一曰刀鐮疔,其狀瘡闊狹如薤葉大,長一寸,左側(cè)肉黑如燒爍,忌刺及鐮刀切割鐵刀所傷,可以藥治。

    十二曰浮漚疔,其狀瘡體曲圓少許不合,長而狹如薤葉大,內(nèi)黃外黑,黑處刺不痛,內(nèi)黃處刺之則痛。

    十三曰牛拘疔,其狀肉 起,掐不破。

    上十三種瘡,初起必先癢后痛,先寒后熱,熱定則寒,多四肢沉重、頭痛、心驚、眼花,若大重者則嘔逆,嘔逆者難治。其麻子疔一種始末惟癢。所忌者不得犯觸,犯觸者即難療。其浮漚疔、牛拘疔二種,無所禁忌,縱不療亦不能殺人,其狀寒熱與諸疔同,皆以此方療之,萬不失一。欲知犯觸之狀,但脊強,瘡?fù)礃O甚不可忍者是也。

    治十三種疔方

    用枸杞,其藥有四名∶春名天精,夏名枸杞,秋名卻老,冬名地骨。春三月上建日采葉,夏三月上建日采枝,秋三月上建日采子,冬三月上建日采根。凡四時初逢建日,取葉子枝根等四種并曝干。若得五月五日午時合和大良,如不得根據(jù)法采者,但得一種亦得,用緋繒一片以裹藥,取匝為限,亂發(fā)雞子大,牛黃梧子大,反鉤棘針二十七枚為末,赤小豆七枚末,先于緋上薄布亂發(fā),以牛黃末等布上曝,即卷緋繒作團,以發(fā)作繩,十字縛之,熨斗中急火熬令沸,沸定后自干,即刮取搗為末,絹篩以一方寸匕,取枸杞四味合搗,絹篩取二匕和合前一匕,共為三匕令相得,又分為二份,早晨空腹酒服一份,日二。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黃宮繡
  • 作者:
    張宗祥
  • (公元 1578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時間編成, 收載藥物 1892 種,附藥圖 1000 余幅,闡發(fā)藥物的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chǎn)地、形態(tài)、采集、炮制 、方劑配伍等,并載附方 10000 余。 本書有韓、日、英、法、德等多種文 字的全譯本或節(jié)譯本。

    學術(shù)價值:

    集我國16世紀之前藥學成就之大成。被國外學者譽為中國之百科全書。

    作者:
  • 作者:
    李時珍
  • 作者:
    趙學敏
  • 作者:
    葉桂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chǔ)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術(shù)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陳嘉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