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風(fēng)水,通身大腫,眼合不得開,短氣欲絕方。
大豆(一升) 杏仁(一升) 麻黃 木防己 防風(fēng) 豬苓(各四兩) 澤瀉 黃 烏頭(各三兩) 半夏(六兩) 生姜(七兩) 茯苓 白術(shù)(各五兩) 甘遂 甘草(各二兩)清酒(一升)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四升煮豆,取一斗,去豆,納藥及酒合煎,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小便快利為度。腫消停藥,不必盡劑。若不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藶二兩,無不快利,萬不失一。(深師方無豬苓、澤瀉、烏頭、半夏、甘遂)。
治風(fēng)水腫方∶
大豆(三升) 桑白皮(五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納后藥)風(fēng)橘皮 半夏 生姜(各五兩) 鱉甲 當(dāng)歸 防己 麻黃 豬苓(各三兩) 大戟(一兩) 葵子(一升)
上十三味 咀,納前汁中,煮取五升,每服八合,日三。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服。
(公元 1565 年)明.樓英(全善)著。四十卷。包括總論,臟腑疾病、傷寒、婦人、小兒、運氣等,記載病證治法,方藥,對于金元醫(yī)家的學(xué)說收載較多。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風(fēng)水,通身大腫,眼合不得開,短氣欲絕方。
大豆(一升) 杏仁(一升) 麻黃 木防己 防風(fēng) 豬苓(各四兩) 澤瀉 黃 烏頭(各三兩) 半夏(六兩) 生姜(七兩) 茯苓 白術(shù)(各五兩) 甘遂 甘草(各二兩)清酒(一升)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四升煮豆,取一斗,去豆,納藥及酒合煎,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小便快利為度。腫消停藥,不必盡劑。若不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藶二兩,無不快利,萬不失一。(深師方無豬苓、澤瀉、烏頭、半夏、甘遂)。
治風(fēng)水腫方∶
大豆(三升) 桑白皮(五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納后藥)風(fēng)橘皮 半夏 生姜(各五兩) 鱉甲 當(dāng)歸 防己 麻黃 豬苓(各三兩) 大戟(一兩) 葵子(一升)
上十三味 咀,納前汁中,煮取五升,每服八合,日三。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