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傅青主女科》 骨蒸(第三十一)

    宜服保真湯。先服清骨散。

    ◎柴胡梅連湯:即清骨散作湯,速效。

    柴胡前胡

    黃連烏梅(去核)

    各二兩,共為末聽用;再將豬脊骨一條,豬苦膽一個,韭菜白十根,各一寸,同搗成泥,入童便一酒盞,攪如稀糊,入藥末,再搗,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四十丸,清湯送下。如上膈熱多,食后服。此方凡男女骨蒸皆可用之,不專治產(chǎn)婦。

    ◎保真湯:

    黃耆(六分)人參(二錢)

    白術(shù)(二錢,炒)炙草(四分)

    川芎(六分)當(dāng)歸(二錢)

    天冬(一錢)麥冬(二錢)

    白芍(二錢)枸杞(二錢)

    黃連(六分,炒)黃柏(六分,炒)

    知母(二錢)生地(二錢)

    五味(十粒)地骨皮(六分)

    棗三枚,去核,水煎服。

    (一本無麥冬、黃連。)

    ◎加味大造湯:治骨蒸勞熱。若服清骨散、梅連丸不效服此方。

    人參(一兩)當(dāng)歸(一兩)

    麥冬(八分)石斛(八分,酒蒸)

    柴胡(六錢)生地(二兩)

    胡連(五錢)山藥(一兩)

    枸杞(一兩)黃柏(七分,炒)

    先將麥冬、地黃搗爛,后入諸藥同搗為丸,加蒸紫河車另搗,焙干為末,煉蜜丸。

    (一本麥冬、石斛僅作八錢,柴胡五錢,黃柏四分,酒炒。)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