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葛根、茯苓、麥冬(去心)、香薷、橘紅、花粉、厚樸(姜制)、木瓜、薄荷、藿香。
中暑。
水煎,冷服。
渴極者,加滑石;竅血者,加酒炒黃連。
香薷4錢,姜厚樸3錢,毛蒼術5錢,陳皮4錢,廣縮砂3錢,云茯苓4錢,人參2錢,生姜6錢(切片),甘草2錢。
傷暑脈象虛大,身熱自汗,因倦懶言者。
水煎,溫服。若嘔吐,并宜用鋒針刺尺澤紫脈出血。
若身熱太甚,加葛根8錢;若嘔吐,加伏龍肝6錢;若泄瀉,加木通3錢,車前子4錢(炒)。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葛根、茯苓、麥冬(去心)、香薷、橘紅、花粉、厚樸(姜制)、木瓜、薄荷、藿香。
功能主治中暑。
用法用量水煎,冷服。
渴極者,加滑石;竅血者,加酒炒黃連。
摘錄《誠書》卷八《醫(yī)學探驪集》卷三:加減香薷飲處方香薷4錢,姜厚樸3錢,毛蒼術5錢,陳皮4錢,廣縮砂3錢,云茯苓4錢,人參2錢,生姜6錢(切片),甘草2錢。
功能主治傷暑脈象虛大,身熱自汗,因倦懶言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若嘔吐,并宜用鋒針刺尺澤紫脈出血。
若身熱太甚,加葛根8錢;若嘔吐,加伏龍肝6錢;若泄瀉,加木通3錢,車前子4錢(炒)。
摘錄《醫(yī)學探驪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