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兒痘疹之后,或大病之后,用藥失當,或調養(yǎng)失宜,便成童癆。其候面黃口干,煩嗽無痰,不思飲食,肌肉消瘦,漸延不起,古無成方。
〔真按〕童癆與成人癆證有別,其體由漸而損,其治亦當由漸而復,內以鮮地骨皮三錢,燕窩屑一錢,大紅棗七個,每日煎服一劑。外用雄黃五分,鏡面朱砂五分,真麝香五厘,倭硫磺五分,各研細末,滴入燒酒調勻,以獨囊大蒜一個,去蒂蘸藥,從背尾骨逐節(jié)擦上,看青腫處,即知癆蟲所在,此處多擦數(shù)次,其蟲自滅,內外并治,可以除根。
《小兒藥證直訣》(公元 1114年)宋.錢乙(仲陽)著。三卷,上卷論證、中卷述醫(yī)案、下卷記載藥方,在兒科方面有不少創(chuàng)見 。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小兒痘疹之后,或大病之后,用藥失當,或調養(yǎng)失宜,便成童癆。其候面黃口干,煩嗽無痰,不思飲食,肌肉消瘦,漸延不起,古無成方。
〔真按〕童癆與成人癆證有別,其體由漸而損,其治亦當由漸而復,內以鮮地骨皮三錢,燕窩屑一錢,大紅棗七個,每日煎服一劑。外用雄黃五分,鏡面朱砂五分,真麝香五厘,倭硫磺五分,各研細末,滴入燒酒調勻,以獨囊大蒜一個,去蒂蘸藥,從背尾骨逐節(jié)擦上,看青腫處,即知癆蟲所在,此處多擦數(shù)次,其蟲自滅,內外并治,可以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