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兒科萃精》 傷乳食瀉

    作者: 陳守真

    小兒因乳食過飽,損傷脾胃,乳食不化,故頻瀉酸膿也,噫臭腹熱,脹滿疼痛,口渴惡食,小便赤澀,古法主保安丸消其滯(如醋炒香附、縮砂仁、炮白姜、醋炒青皮、陳皮、三棱、莪術(shù)、炙甘草,共為細(xì)末,面糊為丸,量兒大小與之,白湯化下)。

    次用平胃湯和其脾(如炒蒼術(shù)、陳皮、姜炒濃樸、炙甘草、炒麥芽、砂仁,引用姜)。

    〔真按〕小兒因傷乳而瀉,但用炒麥芽八分,焦谷芽八分,廣橘紅五分,茯苓塊二錢,赤茯苓一錢,炒澤瀉一錢,山楂炭錢半,炙甘草五分。

    如因傷食而瀉,則用炒枳殼八分,炒神曲一錢,廣陳皮一錢,五谷蟲八分,炒麥芽一錢,扁豆衣一錢,川樸花一朵,赤茯苓錢半,炙甘草五分,引用生姜一片。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作者:
  •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作者:
    王好古
  • 作者:
    龔居中
  • 作者:
    李子毅、
  • 作者:
    閔純璽
  • 作者:
    張曜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