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夜啼之癥有二,一因脾寒,二因心熱,皆受自胎中,觀其形色,便知病情,但見兒之面色青白,手腹俱冷,不欲吮乳,曲腰不伸者,脾寒也。古法主鉤藤飲(如川芎、當歸、茯神、白芍、茯苓、甘草、木香、鉤藤鉤,引用紅棗)。若面赤唇紅,手腹俱熱,小便不利,煩躁多啼者,古法主導赤散(方見不小便)。
〔真按〕寒則腹痛而啼,多在下半夜,蓋夜則陰盛,寒則作痛,所以夜半后啼也。但用淡干姜、制烏藥、炙甘草,煎服;熱則心躁而啼,多在上半夜,或有汗仰身而啼,面赤心熱者,必是痰熱也,但用燈花三顆,研細,另用燈芯煎湯,調(diào)涂口中,以乳汁送下,最良,或用前方竹葉、通草、生甘草三味煎服亦可。若無以上形證,但多啼者,只用去翅足蟬蛻下半截五個,燈芯七寸,煎服,可以止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