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久飲過度所致。其脈虛者必胸滿,胸中有支飲,此方主之。
濃樸(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兩)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服,分二服。
嘔家不渴,渴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又有先渴即嘔者,此為水停心下,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坐久飲過度所致。其脈虛者必胸滿,胸中有支飲,此方主之。
濃樸(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兩)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服,分二服。
嘔家不渴,渴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又有先渴即嘔者,此為水停心下,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